标题 | 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探究 |
范文 | 林静 摘要:作为祖国的栋梁之才以及民族的希望,小学生能否得到全面、健康地发展是班主任关注的话题。而德育教育是旨在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进行塑造的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小学生身心发展具有很强的不稳定特征,他们很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而误入歧途,因而加強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促进学生正确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现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就此为论题和切入点,针对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和策略进行阐述,以期为教师更好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教育策略;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50-327 德育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校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关系祖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举措,因而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疏通,促进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念的树立是班主任关注的话题。为此,作为小学班主任,我们应在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管理理念贯彻落实到自身的工作中,为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依据和支撑。 一、创新教育形式,增强学生德育认知 小学生由于受自身年龄以及认知水平的影响,本身以形象思维为主,容易对直观、生动的事物所触动。在面向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班主任应在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对德育教育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摆脱传统以说教为主教学模式的束缚,利用多媒体首先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场景,从而逐步加深学生对德育知识的认知程度,促进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进展和实施。 例如,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的形式落实德育教育内容。比如在进行以“谦让”为主题的班会时,班主任可以在班会上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段“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孔融在如此小的年纪都懂得将大梨让给哥哥吃,而自己平时又是怎样做的,让学生通过对比的形式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在直观画面的感染下认识到故事所阐述的德育教育意义。如此,便将枯燥、单调的德育教育内容以生动、直观的形式呈现了出来,促进学生德育认知水平的提升,使德育教育工作得以更好地进展下去。 二、发挥榜样力量,奠定德育教育基础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施加者,以及学生思想的建设者,在德育教育工作者占据着主导的位置,是学生视为榜样的人物,其言行举止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尤其小学生本身具有善于模仿的特征,他们在面向自己的偶像和崇拜者的时候,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对其言行举止进行模仿。为此,小学班主任应注重自我素质的提升,从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来严格要求自己,将自身为人师表的表率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为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进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例如,在外在方面,班主任应注重自身的着装、言行,从外在形象方面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在内在方面,班主任也应通过不断学习的形式来提升自己,提升自身的修养、道德品质,在潜移默化中促进自身高尚气节的形成,从而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受到影响。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来感染和感化学生,使学生能够在内心身处真正做到服从班主任的管理。如此,便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促进了学生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使德育教育质量得以不断改进和提升。 三、组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思想品质 停留在理论和说教层面的德育教育终归是没有任何意义而言的。只有深入到实践活动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和结合,德育教育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其价值也才能充分显现出来。为此,小学班主任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以落实德育教育为目的的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参与的过程中更为深刻地感知所学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吸收,促进自身良好道德素质和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从而为其之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为了使学生养成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思想道德意识,班主任可以让学生在课下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为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打扫打扫家里的卫生,或是为父母捶捶背揉揉肩等等,为父母尽尽孝心,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感受父母的操劳以及他们的艰辛和不易。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孤儿院等场所帮忙,为孤寡老人或是无家可归的孩子做些小事,让他们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怀和爱心。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助人为乐良好品质的形成。如此,便将德育教育以实践活动的形式呈现了出来,将德育教育的理念落实到了实践中,对促进学生正确思想价值观念和优良品质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四、结合家庭教育,拓展德育教育路径 家庭教育是孩子接触最早且对孩子影响最为持久的教育,它在培养孩子良好道德品质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为此,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小学班主任应及时与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引导并鼓励家长参与到德育教育工作中来,让家长及时了解自己孩子在校期间的表现,了解其学习状况以及为人处世的方法和态度,共同商讨制定出合理的德育教育计划,在教育合力的作用下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开家长会的契机与学生家长交谈自己孩子近期在学校的表现,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上的各种动态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全方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当学生在学校中出现任何突发状况,比如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上出现转变时,或是出现其他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时,班主任也应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通过沟通、协商的形式了解学生最近发生转变的原因,并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针对育儿经验、管理方法等方面与家长交流经验,引导家长运用这些正确、适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家庭管理,促进学生良好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品质的树立。如此,便实现了班主任与家长的密切衔接,将教育合力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了出来,对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总之,德育教育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以及高尚道德情操形成和发展方面发挥着显著的作用。作为小学班主任,我们应在充分发挥自身指导作用的基础上,针对开展德育教育的具体方法和策略进行深入探究和分析,以此来助力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为实现学生又快又好地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李仙.小学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的措施探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8 [2]刘跃刚.新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