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对美术作业的思考 |
范文 | 杨永明 摘要:教师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认识到作业的重要性:它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能督促学生利用好课余时间;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能查漏补缺,提升教学质量;是教师评价学生,改善教学行为的重要依据,但如何布置作业成为了教师们热议的话题,也是本文即将探究的话题。 关键词:初中美术;作业;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51-368 一谈及作业就让学生们头痛,这是因为过去的作业重视量,忽视质,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产生了抵触心理,其实布置作业的初衷是为了提升学生能力,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绝不是为了占据学生的时间。因此笔者认为作业更为重视质,而不是量,且形式要新颖有趣,一下了就能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其愿意投身到作业中,带着愉快的心情完成作业任务。为了将这一想法落实到实处,笔者进行了多方探究,终有所获,如下所示: 一、重视作业的布置,将其纳入教学体系中 近年来,随着美术教学改革的深入,美术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但作业这一环节常常被忽视,有的教师不重视作业,有的教师出于懒惰心理,不愿意批改作业;还有的教师想要布置作业,但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回应,为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教师要重视作业,将其作为教学中重要一环并愿意为之投入时间与精力,热情与耐心。美术作业的布置考验着教师的教学水平,因为它既要锻炼学生的审美个性和创新思维,还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如,在学习《画画你我他》这一课内容时,让学生通过观察、捕捉身边人物的典型特征并用漫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是本课的教學目标之一。在完成这一目标的过程中,笔者手把手地教会了学生“省略、夸张、比拟、象征”等表现手法以及脸型和头发占据头部的比例,合理构图,等到学生们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后就迫不及待地进入到了创作环节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当然大部分学生是为了圆自己的“漫画家”的梦。课上时间充足,大家已经熟悉了漫画自画像的基本手段,但笔者还是布置了课后作业,让学生给自己画一幅漫画像,目的是让学生记录下自己美好的生活,也为了检验大家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不仅充分利用课上时间,教会了大家一些绘画技巧,还利用课下时间布置了一项作业,检验了大家的学习成果,是重视作业、发挥作业价值的表现,值得肯定。 二、让出作业主导权,让学生有自主选择权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作业主导权在教师手中,往往由教师依据当天的所学的知识布置相应的作业,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课改背景下,学生成为了课堂小主人,有权利参与到课堂中,“操控”课堂的一切,其中就包括布置作业环节。为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教师要承认学生的地位以及学生具有的权利,尝试让出作业主导权,交由学生布置作业或允许学生有选择的权利。 如,在学习《卡通故事》这一课内容时,笔者没有急于教学,而是耐心地分析了学情:卡通形象夸张、有趣,形象、幽默、个性十足,因此深受大家的喜爱,如果学生能使用卡通形象表达自己的想法,编造属于自己的故事一定趣味十足,凸显个性。为此笔者布置了一项课前作业,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并为其编造一个故事,要求情节丰富,人物形象突出,给了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等到课上活动正式开始后,笔者检验了大家的作业成果并在此基础的上教会了学生绘制卡通头像、五官、人体动态的基本表现形式,还布置了给卡通人物设计服饰的随堂小作业,让学生学有所用,逐步提升。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虽然布置了课前作业,但将具体选择权交给了学生,由他们自己挑选人物形象,编造故事,提高了学生的作业完成率与听课效率,值得肯定。 三、设计分步式作业,分解技能学习的难度 美术作为一门学科,有自己的独特的属性,也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体系,美术术语,美术技能,操作步骤,实践体验等都包含其中,发挥着各自的功能。其实,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自觉分散了教学的难度,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教学,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布置作业也应该遵守这一原则,设计分步式作业,降低学习难度。 如,在学习《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这一课内容时,学生需要掌握民间剪纸艺术与结绳文化。这两种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一时间难以讲述清楚,当然,学生完全掌握也不现实,为此笔者分散了教学的难度,一边创设学习的环境,一边布置探索的任务,以期学生能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进取,对民间美术充满热情。而在布置课后作业的环节中,笔者也遵循了分步走的原则,今天布置剪一棵树的任务,明天就布置剪窗花的任务,后天则是打中国结的作业,逐步提升作业的难度,帮助学生消化吸收。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从教学到布置作业都遵循了分步原则,降低了教学的难度,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值得肯定。 四、形式新颖且有趣,提高学生作业完成率 与小学生相比,初中生学习兴趣消退,独立意识萌发,如果还按着原有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施教,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势必会引发学生的不满,造成师生间的矛盾,亟需教师们更新理念,创新教法,与时俱进。作业也是如此,不但要听取学生的建议,激发学生作业参与性,还要保证形式新颖、有趣,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目光,才能提高作业完成率。 如,在学习《标志设计》这一课内容时,笔者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自己喜欢的标志,当然,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情感,分享设计成果,既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还拉近了生生间的关系,值得肯定。再如,学到《灯饰的设计与制作》这一课内容时,笔者秉着变废为宝的原则,让学生搜集生活中废弃的纸杯、饮料瓶等旧物用来装饰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当然,美术更多来源于生活,尤其是不经意间的美更动人心弦,为此笔者布置的作业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或绘制雨后的彩虹,或临摹花草,亦或是组织学生去郊外写生,旨在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光。 综上,与其他课程一样,美术课程也需要作业来巩固提升,查漏补缺,改善行为,为此笔者结合实际总结出上述几条建议,以期能为教师同仁们提供借鉴。当然,在作业的设计与安排上,还有很多内容需要教师们去思考、去探究。 参考文献 [1]肖晓慧.初中美术课堂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作业设计策略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20(13). [2]朱海云.试论初中美术作业设计的创新[J].成才之路.2016(1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