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大班幼儿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范文

    吴娴

    摘要: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幼儿有效习得数学核心经验需要操作大量的材料,这增加了老师们的工作量,繁重的准备工作让老师们无暇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使得教育活动流于形式。《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引导幼儿感知和体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体会数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依据这一目标,教师可有目的地引导幼儿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敏锐地发现身边的数学现象,培养其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

    关键词:幼儿教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079

    引言

    幼儿的数学学习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为了在经验和体验的基础上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数学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具体表现为数学过程性能力。关注数学过程性能力是幼儿数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基于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以游戏为主要学习方法的特点,幼儿数学过程性能力的培养应以直观形象的物体或图片为依托,以游戏为载体,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操作后获得感性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教学引导、交流,帮助幼儿掌握建构、内化所学知识的技能。

    一、利用有趣的情境激发幼儿积极的情感和态度

    幼儿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来自对学习材料感兴趣。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他们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当幼儿对于他们所学的事物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大班数学活动《有趣身体尺》中,教师从绘本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对身体尺的兴趣。绘本中的美美测量身边的物品,教师有意将绘本中美美测量椅子的图片放大,引导幼儿尝试用绘本中的方法来量一量小椅子的高度,从而在自主、自觉、自愿的学习情感中,学会测量的方法,掌握测量的核心经验。

    在大班《五只猴子来表演》活动中,教师利用smart电子白板创设了“舞台”情境,通过生动、多彩的形象,配以悦耳的音乐,充分调动幼儿各种感官,激发他们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主动参与探究活动。这不仅是一个数学认知过程,而且是一个情感过程,对培养幼儿非智力因素和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二、利用多种功能的组合促进幼儿有效地互动和主动地学

    在数学活动中,如果教师主导,那么幼儿只能被动地跟随教师的节奏,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而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注重互动功能的开发,尝试将适宜的功能进行组合,有助于幼儿积极有效地参与,通过人机互动、生生互动和师幼互动,自主建构幼儿数学核心经验。

    大班数学《认识时钟》属于数学核心经验“时间”的范畴,时针走一格,分针走一圈,幼儿对这一经验较难掌握。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创设情境,带领幼儿参观“钟表王国”,幼儿观察画面上的大钟面,设计“分针走一圈,时钟走一格”的动画。单击一次课件,幼儿就能看到分针走一圈。像这样反复操作,当点击到第十二次时,幼儿可以直观地获得感知结果:分针转了十二圈,时针只转了一圈。另外还可以设计游戏,让幼儿和课件互动,把时针、分针拨到自己想要的位置,让其他幼儿讲述时间。这将抽象化数学经验可视化、游戏化,增加了其趣味性和互動性,激发了幼儿更加积极地学习的主动性。

    另外,现代软件还有许多功能能够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如电子白板中遮罩板和探照灯的组合,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排除干扰,引导幼儿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和比较;电子白板中的容错功能和希沃软件中的分类小插件,合理运用可以帮助幼儿有效习得集合与分类的核心经验。

    三、 循序渐进分层提供数独游戏材料

    幼儿早期的数学概念和能力发展通常将从具体实物情境中获得的数学知识及能力迁移和应用到其它情境中,实现从具体到抽象的渐进发展。在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过程中,教师应对同一问题运用多种不同表征方式帮助幼儿感知,鼓励她们运用具体实物、图片和符号等不同的表征方式加以表征,并促使幼儿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自由转换用不同的表征来表达数学概念、解决数学问题或演示和解释数学现象。为适应处于不同认知水平的幼儿能从多种具体模型中抽象出数学结构,更好地理解数独的规则和建构,可以设计图片、图形与数字、数字等同一内容、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四宫数独游戏材料,发展幼儿的多元表征能力。

    在活动组织过程中,如果把所有游戏材料不分层次、不分类别地一起提供给幼儿,幼儿往往会不知所措。因此,游戏材料的提供最好按主题内容循序渐进地分层呈现。观察幼儿的兴趣和发展水平,初期幼儿对游戏材料更倾向于实物情境表征和图片表征,少部分选取图形和符号,幼儿的表征单一且集中。所以,图形数独游戏材料是幼儿开始数独游戏的首选,在幼儿熟悉图形四宫数独游戏之后,依次呈现图形与数字、数字数独游戏材料,鼓励幼儿对同一内容运用不同的表征方式感知运用,这样不仅有助于保持幼儿的游戏兴趣,又促使幼儿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自由转换用不同的表征来表达数学概念、解决数学问题或演示和解释数学现象,使表征形式的抽象性水平得到初步发展。

    结语

    我国近代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明确指出,要用生活环境的教材来引导孩子培养数目观念。教材太呆板、太深是小孩子不喜欢算学的重要原因。好的教学活动,必须是幼儿喜欢的,来源于幼儿生活的,能促进幼儿活泼成长的,这样的“活教材”从哪里来?从生活中来,从幼儿的经验中来。教师应让幼儿去寻找、探索数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鼓励幼儿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幼儿真正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林倩,郑勇军.幼小衔接背景下幼儿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培养[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9,34(04):132-136.

    [2]张迎春,李娟,沈童,郑红玲,王丽红,李莹.运用多元表征教学策略促进大班幼儿模式能力发展的行动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19(06):69-80.

    [3]王洁梅.适度培养大班幼儿数学逻辑思维能力[J].华夏教师,2018(25):65.

    [4]骆爽.体验式教学在幼儿数学活动中的实践研究——以大班数学活动《分类》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4(02):248-25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9:4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