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范文

    邓先江

    摘要:问题导学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通过设计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更高。同时,通过问题导学,还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内容,学生学习难度降低,自身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升,更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

    关键词:问题导学;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227

    引言

    问题导学法是以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在初中教学中,教师运用此法能够有效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使其可以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度分析和探究性理解。同时,在问题导学模式下,学生的数学思维也能进步,并能参与到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和理解过程中。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重视问题导学法的应用,在问题设计和应用实践上做好把控,讓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帮助其建立完整的数学学习结构和知识应用体系。

    一、提出问题要联系生活实际

    结合生活实际提出与所学初中数学知识相关的问题,是教师应用问题导学法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认为学习初中数学难度大,失去学习兴趣,常常会有“不知为何而学”的疑问。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让学生意识到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教学教材七年级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时,结合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相关知识点,教师提出问题:王强家和李东家共有1块正方形的田(假设足够大),在王强家和李东家的田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将田的中心设为点(0,0),李东从坐标(-3,6)到(3,6)连续插种秧苗,问王强从哪个坐标到哪个坐标连续插种秧苗可与李东永远互不干扰?教师引导学生画出李东所种秧苗的位置,连接点(-3,6)和点(3,6)。教师提示学生:按照平行线及延伸永不相交的原则,不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3,-6)和(3,-6)两点,连接两点,得出王强从(-3,-6)到(3,-6)连续插种秧苗可以形成与李东所种秧苗平行的情况。由于平行线永不相交,所以得出这样插种秧苗后,王强家与李东家的秧苗永远互不干扰。

    以上例题中,教师通过学生常见的插秧事件逐渐引导学生意识到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相关知识时可以结合日常生活,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科学解决问题。

    二、提出层次性问题

    问题提出应当注意到学生理解能力与学习习惯等个体差异,提出层次性的问题更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的同时,逐步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但提出的问题不能缺失针对性与代表性,体现教学内容的同时,带动学生思维自然过渡。层次性的问题不需要多样化,应当围绕同一背景设定不同问题,带动学生循序渐进地拓展思维,潜移默化地完成学生学习构建。在问题导学法中,教师应当灵活运用一题多变的教学手段,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引导学生逐步挖掘出教学内容本质。如题设或结论变换,能够让学生围绕题目展开多角度的变式讨论,开阔眼界的同时活跃思维,解题应变能力与创新思维品质加强,对问题中的数学思想与概念掌握更加全面、透彻。如题型变换,将证明题包装变换成填空题、计算题、判断题或开放题等,习题模式不再单调,学生解题综合能力得到锻炼,思维灵活性与适应性得以培养,更利于创新思维品质的养成。尤其是开放题的变换,开放性的结论,拓展了学生思考空间,开放性思维能力得以锻炼。而综合题的变换,利于新旧知识综合联系,更利于学生综合研究能力提升。如题目背景的变换,结合学生生活与学习体验,围绕生活实际设计问题,更利于学生思维拓展与举一反三能力提升.在问题导学法教学中,问题总结与问题分析同样重要,而思维导入学习方式适用于各个层次的学生,利于学生对问题中渗透的知识进行总结提炼,更利于数学知识巩固与吸收内化,夯实基础知识扎实度.思维导图与问题导学法的结合,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吸收综合学习能力与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突显问题导学法教学价值的同时,为日后复杂数学知识学习夯实了基础。

    三、运用趣味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对于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由被迫学习变成自主学习、享受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身心特征、兴趣爱好、学习特点等,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趣味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积极思考问题。

    比如:讲解《勾股定理》(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时,教师讲了在朋友家做客的毕达哥拉斯在观察由若干个直角三角形构成的地板图案时陷入深思,直到发现了某个数学规律才豁然开朗的故事,接着提问:“大家能猜到这个规律是什么吗?”学生原本聚精会神地听故事,现在都开始专心思考问题,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地板图案,利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引导其自主探究问题。有学生提出三角形的每条边都是正方形的一条边,三条边长的平方就是三个正方形的面积……最后通过小组合作学生推导出了勾股定理,课堂效果显著。

    结束语

    综上所述,问题导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方法,将问题导学法运用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因此,教师还需要对问题导学法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了解,通过设置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推动自主学习;设置探究训练,巩固课堂知识等方式,将问题导学法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保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玉庆.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J].文理导航(中旬),2020(07):6-7.

    [2]曹开.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与评价,2019(11):54.

    [3]成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法的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8(35):5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8:2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