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分析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
范文 | 刘业轩 摘要:小学音乐是小学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承担培养学生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责任。不仅如此,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还能够放松身心,体会到音乐带来的兴趣和乐趣。但是,在目前的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由于很多的因素导致学生对音乐学习兴趣不高,参与性不强,严重制约了小学音乐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学习兴趣;激励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024 引言 随着新教改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小学音乐作为素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学习音乐知识培养自己的特长,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但因受制于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师和学生对小学音乐教学重视程度不高,教学目标不明确,课堂教学质量不高的情况。基于此,需要小学音乐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创新教学方法,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一、影响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主要因素 (一)教师教育观念的落后 目前而言,小学音乐师资队伍存在专业素养不强、教学水平不高的情况,不仅如此,教学观念也十分地滞后。很多小学音乐教师根本就没有认识到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对学生未来学习发展的重要性。也正是因为存在这种错误的教学观念,使得教师不重视小学音乐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让学生欣赏一下音乐,没有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小学音乐教学质量不高。 (二)忽视學生的主体地位 新教改中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但是,因为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小学音乐教学仍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主导着教学节奏和教学进度,学生则处于被动学习的位置,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出现学生对音乐教学不感兴趣,积极性和参与性不高的情况。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策略 (一)更新改革教育理念与方法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驱使学生不断探索学习的主要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如此,教师还应积极学习新教改的思想,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认真上好每一节音乐课。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接受音乐知识的洗礼,接受美的熏陶。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定期举办相关音乐方面的活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积极学习,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提高教学水平,保证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重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新教改中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严格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教师则需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如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所蕴含的美,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感到快乐,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去。不仅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音乐的魅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和审美能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音乐《太阳出来了》这节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跟着音乐节奏一起哼唱,让学生体会一下太阳出来之后的温暖和喜悦之情;其次,让学生想象一下,清晨的日出的美景,以及看到美丽景色之后的心情。最后,教师再给学生分析一下歌词的意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感受理解。通过这样的教学环节,学生不但掌握了唱歌的技巧,还体会到歌曲中的意境,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三)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地发挥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于小学音乐教学而言,很多歌曲中都需要学生展开想象力,以此来感受歌曲中的意境。基于此,教师可以根据音乐教材中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感受学习,仔细体会音乐中的意境,体会音乐的魅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和欣赏能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音乐《美丽的黄昏》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以视频、图片等形式为学生展示黄昏的美景,在展示黄昏景色的同时,伴有音乐,让学生迅速进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随着音乐的节奏来舞动身体,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让学生的身心都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另外,对于在课堂上表现优异的学生,教师要给予鼓励和支持,以此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首要的教学目标,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结构,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体会到音乐的魅力,进而有效促进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和欣赏能力。 参考文献 [1] 杜霞.小学音乐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甘肃教育,2019,(22).143. [2] 樊子漩.关于小学音乐教育中趣味教学的研究[J].北方音乐,2019,(23).210,21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