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研究 |
范文 | 邵灵 摘要:本文立足于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的真情实况,从“平等沟通,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关系”“鼓励教育,帮学生逐步养成良好习惯”“注重细节,让学生感受‘爱与‘严的管理”三个基本点出发,对如何进一步开展小学班主任高效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旨在有效改善当前班级管理的效果,从而为学生们创造出一片更加适宜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平等沟通;鼓励教育;良好习惯;细节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02-117 小学阶段是学生们接受正式教育的起步时期,所以拥有一份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是极其重要的,而这也就在于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的显著效果,对此就需要班主任充分了解学生们的具体情况,从而全面促进小学生们的成长与发展,以及对其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育。此外,小学班级管理也是学校管理中最基础和关键的部分,班主任要充分利用一切资源来为学生们铺路搭桥,让其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潜力,从而逐渐提升自身的学习成绩以及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还有就是小学生们处于身心成长的快速时期,班主任要尽可能采取具有多元化、个性化的管理策略,让每一位小学生都得以最适合自身成长规律的管理,从而既有利于师生间和谐关系的搭建,也有利于学生实现自我的蜕变,并最终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贡献更多的力量。 一、平等沟通,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关系 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最有效的沟通方式便是平等沟通,而不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来对待学生,进而真正建立起与学生之间亦师亦友的关系。现阶段的学生们受时代文化的影响,在处朋友的过程中更加向往互相平等、互相尊重,因此班主任要想真正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就要学会和学生做朋友,去真正走入他们的内心,逐步搭建高效沟通的桥梁,进而也就能够真正获得学生们的认可。另外,现在的学生们自尊心也是极重的,班主任要善于让学生在自己面前感到被尊重,从而才能够真正向班主任打开心扉,畅所欲言。 例如,班主任在遇到学生们违反纪律规定时,先不要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指责,而是先让学生放下对班主任的戒备心理以及学生们犯错后的愧疚心理,进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讲清楚事情的经过,这时并帮助学生们分析犯错的原因,从而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身的错误并及时加以纠正。除此之外,班主任在生活也可以和学生们同食同寝,这样一来自然会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并且学生们在宿舍遇到问题时第一时间也可以寻求班主任的帮助,而这一切都是大大有利于班级的管理工作的。 二、鼓励教育,帮学生逐步养成良好习惯 班主任作为整个班级学生们的学习与生活的管理者,其要善于对学生进行鼓励教育,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强大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可以鼓励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受益终身。对此班主任就可以从多方面展开鼓励教育,一来可以帮助学生们树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将其展示在显眼的地方,确保学生时时刻刻都可以看到,进而让目标不断激励着学生进步;二来班主任可以在班级内树立榜样,小学生们的上进心是极强的,对榜样的追逐心理可以促使小学生充满积极学习和生活的动力;最后班主任可以以自身的真情实感打动学生,深入学生的内心,从而顺利加强教育管理的效果。 例如,班主任在帮助学生们树立目标时,首先就可以帮助学生们分析各自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而再依据结果来确定每一位学生需要定下的目标,这样一来便可以确保学生能够达到规定的目标,久而久之,每天完成目标任务的满足感将会促使学生不断进步。同时,班主任就可以将一些进步较大的学生树立为榜样,并适当给予他们一些小奖励,而在这种状态下不仅可以确保这些学生继续进步,也可以促使其他进步较小的学生向他们看齐,最终实现整体的大幅度提升。而在此基础上,班主任也可以鼓励学生们在日常多与自己或者其他学生间进行交流,进而既在学业上实现了互相帮助,也大大促进了彼此间的友谊,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注重细节,让学生感受“爱”与“严”的管理 班主任在管理的过程中既要做到宏观上的公平、公正、公开,也要注意到细微处的小细节,从而让学生在“爱”与“严”的管理中努力学习,提升自我。每个班级内的学优生身上总是带着吸引人的光環,因此很容易就可以受到班主任及其任课教师们的照顾,但其实一些学困生更需要班主任及其任课教师们的帮助,而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与略显严厉的督促也更加会促使学困生去追求进步。除此之外,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们的学习,也要对学生们的生活有所了解,进而可以大大减少学生们的后顾之忧,确保学生们可以勇往直前。 例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培养选拔班干部的过程中如何做到不偏心,面对一些具有家庭问题或者后进生们该如何对待等等,而这些不是仅仅靠“爱”或者“严”一方面就能解决的,班主任要通过两者的搭配来让学生们感受到班级管理的效果。比如,班干部作为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小帮手,班主任就要善于用相对严厉的态度来帮助小干部们树立起威信,同时还要以相对温柔的态度来鼓励班委间互相搭配合作,进而才能够真正确保班干部为班集体形成良好班风做出贡献。再如,面对一些“问题”学生时,教师要充分了解他们的问题,然后才能够“对症下药”,如针对单亲家庭的孩子,班主任就可以适当给予他们一些爱,针对一些“后进生”,在屡教不改的前提下就要善于运用严厉的手段来督促他们进步,进而从整体上真正加强班级管理的效果。 总而言之,小学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要善于从学生们的角度出发,去了解他们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的真正需求,从而在充分满足学生多元需求的基础上促使学生们不断进步,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另外,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学生的过程中要懂得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初步辨别是非的能力,班主任对其的耐心管理他们可以感同身受,所以在某些时候班主任也可以将其视为“小大人”来进行管理,从而便可以大大加强管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秀英,李春南.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000(004):52-52. [2]相西红,刘洁.如何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构建激励机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7,592(10):36-3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