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探析
范文

    陈利君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落实与强化,如何提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思考。虽然大部分小学的美术教学活动都取得了积极乐观教学效果,但仍然存在着教学质量较差、教学效率较低等的现实问题,因此,思考和应用合适的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至关重要。本文通过阐述有效性的具体含义和美术的艺术和人文价值,具体分析当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高有效性的重要意义,从而思考提出具体的相关改善对策。

    关键词: 小学美术; 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提升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02-183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确定学生主体地位,重点提高其美术学习和应用的综合能力,关注实际效益和结果的可被考验性,美术老师对课堂良好的复盘和反思,具体实行和落实的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的科学、高效、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引入,提供有根据、有保护、有意义的美术教学和扩展教育活动保障制度和政策,家长的积极反馈和学生素质教育良好成果的体现,全社会的赞同和认可等等方面。

    一、 当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当下大部分小学的美术教学都取得了积极乐观的效果,然而实际上仍然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比如:(1)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能否与其艺术性和创造性之间得到良好的平衡。(2)三维目标的理解,能否很好地落实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如何有效化解教学手段和技术的广泛应用的负面效应,与培养学生美术素养和知识内涵的冲突(4)如何尽可能地改革和优化美术教学评价系统,如何发挥评价体系的积极作用?(5)究竟什么是优质课程和优质课堂,教师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和能力,进行怎样的课堂活动流程和应具有怎样的教学理念去完成一节时间宝贵、环境局限、资源缺乏的小学美术课堂?(6)如何对学生的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的特点和性格因材施教,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等等。

    二、 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

    小学时期,正是孩子们解放天性和形成良好的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小学美术的出现,很好地缓解了学生在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科强压下的巨大压力,为学生提供了小小的解放天性、释放自我的机会。美术,相较于其他的学科知识更抽象、更浪漫、更自由、更活泼,有效的美术课堂不仅只是培养和提高學生的绘画能力,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它悠久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认知和人文素养,更能提高学生的空间逻辑能力,比如学生在基础素描中学习到的立体几何绘画知识,就可以很好地在学生解答拆分和拼接等具体问题时给予其良好的空间能力训练。

    三、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的科学对策

    1、 认识课堂教学要素,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学生、老师、教材,乃至课堂氛围和周围环境等都是美术课堂的教学要素,教师如何更好地应用美术教材,挖掘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来营造更科学的教学环境值得引起其关注和认真思考。比如,让学生学习写生的具体意义是什么?学生是否在写生过程中真正地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学生是否通过写生活动提高了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是否在美术临摹和创作过程中更加地热爱生活?因此,更好地认识课堂教学元素,并进行积极的补充和优化,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充分发挥有限课堂的深远意义至关重要。

    2、 珍惜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一方面,教学活动必须是科学的、高效的、有意义的,不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浪费宝贵的机会,比如让学生漫无目的的讨论,播放音乐等,这种不良行为,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在进行或系统而全面的基础知识与绘画技巧教学活动之后,进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知识内涵的拓展知识的简单普及教学,比如,在进行课外教学扩展资源引入的过程中,注意引用有代表性的素材,比如梵高的《向日葵》,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以及丰子恺的“中国风现代漫画”,徐悲鸿的《愚公移山图》等等,进行相关资料和视频演示时,也应注意具体内容的实用性和可理解性,真正为学生提供科学而优质的教学资源,进而平衡美术艺术的人文性和艺术性。

    3、 以形式为内容服务为理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当下大部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简单的想象,它需要我们付出实际的行动和努力。第一,要以形式为内容服务为根本理念,无论在课堂上应用了怎样的教学手段,比如ppt,动画演示,教师多媒体系统现场画图等等,其形式都不可天马行空,应注重以学生为本,要将学生的感受和学习情况放在教学形式和内容的第一位,不可完全不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而自顾自的进行灌输式课堂教学,第二、督促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发现美、记录美和创造美等。比如,美术老师可以通过督促学生在生活中将体验到的好看的、好玩的、好吃的通过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以此一方面提高其美术学习和应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第三,积极鼓励学生,培养学生建立起绘画的自尊心等等,需要强调的是,任何形式的教学手段都应在形式为理念服务的基础上有序开展和落实。

    4、 及时检测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并随之优化

    除了监督科学有效的应对政策的落实,教育工作者和教学单位更应在具体的阶段性教学活动之后,及时检测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并定时收取学生的意见反馈,结合上述综合信息进行及时的教学资源调整和教学模式的丰富和优化。比如,如果学生提出“在课堂上跟不上老师的绘画过程,不能很好地理解呈现出来的作品的评价标准”的问题,那么,教师就应思考如何使自己的教学方式更加令人接受,比如要用怎样的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构图、色彩、和结构等知识引导学生想象和创作,怎样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有一个初步的评定,并抽取一定的时间和学生阐述以及的作品评价标准。

    四、 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课堂的有效性是我们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一直思考和探讨的热点问题,如何应用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实际对策,提高其有效性至关重要。学生,教师,家长乃至教学单位都应重视起来,尽可能为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性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骆宇新.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中华少年,2020(04):105+107.

    [2]梁萌萌.以生为本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04):159-160.

    [3]邓立娇.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01):9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6: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