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范文

    赵生贵

    摘要:为了满足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教育正在不断发生变革,素质教育被大力提倡,新课标随着这一教育改革而出现。新的教育模式下,要培养出具有新思想的学生,而問题则是新思想产生的导火线,所以应新课标的要求,当代教育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也能不断创新自我。本文主要阐述如何在满足新课标的要求下帮助学生养成问题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04-352

    问题意识又称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简单来说,指产生疑问、探求未知的心理状态。数学是一门与生活关联紧密的学科,在数学学习和实际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问题驱使下去质疑、探究,深入思考,提高能力,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问题探究

    尽信书不如无书。早在几千年前,文人前辈就提出,读书要有质疑的勇气和精神,要能突破常规,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不能人云亦云。而在今天,这句话仍然是一句真理。但纵观很多小学数学课堂,传统的课堂教育观念已经深入教师心中,教师往往充当课堂的绝对领导者,学生不敢也不会思考。这样的教育方式是不科学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数学学科本身具有的灵变性要求教师应该创设轻松的课堂环境,转变刻板的教学印象,鼓励学生自由发言,独立思考,培养学生问题探究精神,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数学见解,甚至敢于质疑教师和课本的知识。学生具有数学问题探究精神,对其今后的数学成长道路至关重要。

    二、问题拓展

    小学数学逻辑性强、思维多变的学科特点要求教学课堂应该是活泼、自由且充满灵动性的课堂。新课改下的数学教育教学要求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学情、教学实际条件对课堂内容从纵向和横向合理渗透,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举一反三,拓展延伸的意识。首先,教师要设计有效的数学问题,为学生深度思考提供条件。何为有效问题?(1)该问题必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年龄特征;(2)该问题必须和新课内容相联系,不脱离要点;(3)该问题必须要有延伸性。问题拓展就是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对问题的深度、广度进行延伸,所以教师设计的问题首先要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其次,教师要充分掌握学情,懂得在适当时机给学生提供帮助。小学生阅历浅,知识储备不足,当其在问题拓展过程中遇到瓶颈时,教师要学会疏导,增强学生信心。最后,在每一次的问题拓展后,要让学生总结积累经验,提高问题拓展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三、问题反思

    “学而不思则罔”,这一教育名句对当今的教育教学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现今很多小学数学课堂存在着学生“被动参与”,不愿也不会独立反思、检验自身思维过程的局面,呈现出一种“形式化”教学现象。因此,打破这一局面,培养学生问题反思能力刻不容缓。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小学数学教师任重而道远。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有效的数学反思可以帮助学生找到问题所在,在问题反思的过程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审视自身不足之处,并在这种不断反思的过程中找到问题解决的策略,从而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下面,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例题 10(2)的内容为案例进行分析。“包装一个礼盒需用丝带 1.5 米,一根 25 米长的丝带可以包装几个这样的礼盒?”当学生看到这个问题时,很容易就列出 25÷1.5 的算式,可当看到计算结果是 16.666……时就犯愁了,大部分学生可能会直接根据四舍五入,约等于 17。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会反思,如果 17 个礼盒,一个礼盒1.5米,那17×1.5的值是否小于或等于25呢?超过了怎么办,是不是 17 的答案错了?那要取多少呢?通过一系列的反思,学生明白了取 16,也知道了什么样的情况下要用“去尾法”。学生在尝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深度学习过程中,在寻求正确答案的有效学习道路上,经历反思的活动,分析思维的得失,迷茫处豁然开朗。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反思能力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

    四、问题应用

    学以致用一直以来就是一条教学铁律,学生只有将所学转化成所用,才算是真正学到知识。小学数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问题应用的能力,所谓的应用能力就是指学生善于从教材中感知生活信息,从生活中发现数学信息,并将所学所感所想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将数学知识学“活”。但小学生生活经验尚浅,能力不足,这就需要教师适当地引导,在课堂上根据学生反映有针对性地指出某一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并鼓励学生积极应用,在动手操作中提升自身的问题应用能力。由此可见,数学教师不应也不能机械式地“全盘输入”,而是要挖掘教材,充分备课,将数学应用意识渗透于讲解中,让学生发挥学以致用的魅力。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例题5 的教学为例,当全班学生学习完该课知识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自身的体重和爸爸妈妈的体重,算出自己比爸爸或妈妈的体重轻几分之几,也可以将体重换成身高等进行计算。当学生听到和自己爸爸妈妈有关的内容就会比较感兴趣,也能将课本问题应用到生活实际中。

    又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二)”时,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起点,以学校建筑物为探究舞台,鼓励学生谈谈具体位置与方向,帮助学生扩大思维空间,使数学知识更有生命力。这种理论联系实际,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教学方式更受学生喜爱,效果也更加理想。

    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采用适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晓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6).

    [2]王鹏鹏.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对策分析[J].文理导航,2016(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9: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