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
范文 | 陈桂容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在教育领域中逐渐呈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相融合的改革趋势。在这一融合的过程中,微课应运而生。它不仅是一种教学资源,同时还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改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积极进行微课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历史;微课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5-129 引言 微课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相结合的产物,它作为一种课程资源,短小精悍,主题性强,具有很强的教学针对性和适用性。微课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形象生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由此可见,微课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和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具有鲜明的教学优势。 1.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生有着好奇心强的特征,他们对于一些奇闻轶事以及跨时代的历史事件感兴趣。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以课本知识为导线,穿插历史情境,让学生仿佛穿越时空感受时代的特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笔者在讲授《鸦片战争》之前,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向学生展示了两段视频,第一段是《康熙微服私访记》当中的相关片段,学生可以从片段当中领会到康熙年间的中国是一个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安居乐业的时代,那时候中国以农业为主。第二段视频是《鸦片战争》的片段,從片段中学生可以看到在近代,英国已经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和科技,中国仍然处于农业,而且还是封建社会,在鸦片战争时候英国凭借着坚船利炮打破了中国的大门,导致中国进入半封建社会。因为以往学习中学生遇到的大多是民族之间的斗争,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到两个不同国家,而且是处于不同社会体制下的国家之间的战争。同时结合两段视频,学生会思考,清朝是如何从鼎盛走向衰败的呢?这些情境和疑问都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结合问题引导,化解教学难点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对教学重难点进行思考,但是如果结合多媒体情境创设,将问题融入到情境之中,那么问题将会更直观地呈现于学生面前。笔者在讲授《内战爆发》这一节课时,其中的“重庆谈判”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为了让学生能够突破该难点,我向学生播放了《重庆谈判》这部电影的三个镜头。第一个镜头讲的是:抗战结束后,中国人民希望和平时光可以持续延续下去;第二个镜头讲的是:其他国家都希望中国可以和平;第三个镜头:蒋介石三次通过电报希望毛泽东来重庆谈判,国民党高级军官正在 策划部队向中共控制区挺进的计划。随后笔者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为什么要进行重庆谈判?有什么历史意义呢?蒋介石不断邀请毛泽东的原因是什么呢?通过将问题串结合于教学情境,将问题直观化,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 3.合理安排授课时间 微观范畴的新颖性主要体现在“微”一词上,即时间短。传统课程通常需要45分钟,时间相对较长。日程安排和各种教学联系非常复杂且缺乏灵活性。但是,微课的上课时间比传统课堂短得多。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时间段是微课的重要特征,但如果时间太短,学生很难系统的学习知识并达到教学目标,但是时间太长,学生的注意力又不容易集中。因此,掌握课堂时间是做好微课的重要前提。一般来说最佳课时控制在5-10分钟以内,既可以达到教学目的,又可以照顾学生的情绪,减轻学习压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课程的难度来调整微课的时长和安排,并根据课程的重点和难易程度来调整各个环节的教学时间,以确保实现教学目标。 4.全面开发微课程资源 作为现代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微课程教学资源相对不完整,这就要求我们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现场资源,丰富微课程资源,建立资源共享,实现资源流通。 师生应加强沟通与合作,有序开展工作,通过课程研究制作高质量的微型课堂录像,并在学校流通中共享课程。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行创新并向前迈进,以实现课程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同步循环。微课的整合应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高质量的微型教学课程应突出教学难点和教学目标,并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使其有趣。开发微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教师应注意不要过度追求课堂的新鲜感,否则会违背建立微课的本质,改变教学内容和观念,教师还要及时调整微课的视频,避免滞后,影响视频资源的使用。 5.开展实践活动,完善微课教学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逐渐意识到了微课教学的重要意义,不断应用微课进行辅助教学。但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还需要不断完善微课教学,从而发挥微课的重要作用。首先,教师将制作好的微课进行汇集整理,形成一个全面的资源库。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对资料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善,做到与新知识的良好融通,有利于微课的完善。其次,在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地发挥引领作用,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创作,创作与历史内容相关的微课教程。学生在课堂上是教学的主体,使用微课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熟练掌握,从而有利于微课教学。再次,初中教师使用的微课资源要做到集体共享。比如,学校可以根据课程的不同,安排不同的教师进行微课资料的研究与制作,这样制作的微课资源更加详细具体。 结论 综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技术尚未成熟,教师要深谙微课的实际作用与意义,熟练掌握并有效利用,以学生为中心,依照学生课堂表现与对微课的适应程度,不断做出课堂教学的战略性调整,以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利用微课庞大的资料整合特点,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有效激活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徐文祥.基于微课辅助的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5):33-34. [2]李天强.历史微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18):35-36. [3]郭韡.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7):12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