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关系
范文

    黄小华

    摘要:情感教学的理念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世界教育的改革中逐渐被开始重视起来的,教育应当是以情感人的方式,而不是板着面孔的训诫,把情感教育运用到语文教学中,能带动学生的情感思维,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本文主要针对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进行分析教学与情感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5-360

    一、以语言为载体传播情感观念

    语文教学是以文字为媒介,传播信息和情感的教育方式,情感性和思想性是文学艺术的独特魅力。《慈母情深》中“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角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简短的一句却饱含了大量的信息点,母爱的无私和伟大溢于言表。文字本身是没有温度的,而温度正是人们赋予这些文学语言的释义。在对课文解读的时候,教师不仅要将字词字面意思讲解,更要将文字背后的蕴涵的情感力量传达给学生,从而在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框架上裹着情感态度的外衣,嘴里念的是干瘪的文字拼音,脑海里却能源源不断输入情感价值与人文精神,在课本里不是简单是阅览知识而是在知识里徜徉后得到的情感升华与人文精神的浸染。

    二、情感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方式

    小学生正处于情感萌芽的时期,学校教育应当起到健康积极引导的作用。语文教育涵盖了哲学、道德范围,对学生价值观和情感认知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语文教学要根据学生的情感特点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将个人情感以及社会体验相联系,启发他们学会独立的情感表达和思考。一声温柔的叮嘱一句温馨的提示都能让学生感到太阳般温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带领学生品读课文的同时让他们反思自身,想想自己家里和母亲的事情,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以情激情的方式让学生找到情感依托,激发学生的情感思维。

    三、情感教育能拉近师生关系的距离

    在教学过程中, 情感属于非智力因素,属于意识形态,是一层无形的保护膜,保护老师和孩子沟通的情感底线,如果方式不对,也可能成为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屏障。所以这个对教师的课堂情绪氛围把控能力有一定的挑战和压力,不仅仅从有形的实践性的智力教育入手,怎样透过情感因素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与学习态度有机融合,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以情感人和以理服人是相辅相成的两种教育方式,首先要用爱感化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关注他们的言行,从学习上的关心或者生活方面的嘘寒问暖,都能让学生体会到暖暖的温情,对教师产生一种安全感和情感信任和依赖,拉近和老师的距离,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顺利的进行,特别是对于家庭情况特殊的孩子,更需要教师的关注和关心。情感交流是打开学生心结的最好方式,小学阶段的学生情感比较敏感,不加以正确的方式引导,会留下心理阴影,对学生的成长成才造成严重的影响。对学生的批评是建立在保护孩子的尊严的基础上,用理解、尊重、友好、信任的态度,而不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学生严厉的训诫,那样效果只会舍得其反,引起学生的不适更加厌倦学习。

    四、情感教育激发写作热情

    作文是语言之道,能折射一个人的精神灵魂,老师要善于利用课文培养学生的写作热情,用心体会生活的同时积累写作素材,把课文里精辟凝练的词句转换成自己的作文语言。例如课文《慈母情深》一件借钱买书的日常小事却能汇聚成一篇意蕴深长的文本,让学生体会文章中母亲对作者深切的爱,回想到自身有没有经历过很感动的事情,如果把它描述出来,怎么样最贴切又生动。通过一步步的引导对比,鼓励学生认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点滴,挖掘丰富的知识宝藏,并且鼓励学生养成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表现好的学生可以有所奖励,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可以慢慢提高,看待事情的角度也更加开阔,利于激发写作欲望与潜能,学会怎样在字里行间中渗透真实的情感,当然,这是个长期也是尤为关键的过程,没有情感的教育的只是空洞无力的说辞,没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只是冰冷的文字符号,并不能打动自己打动他人。鼓励学生用爱发声,吐露心声,写作是他们真诚的朋友,对这个朋友可以畅所欲言,毫无保留。老师对学生的作文要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优秀的作文鼓励学生借鉴和反复推敲,取其精华:对于写作能力不佳的同学也更要鼓励,在课后老师要加以进行辅导,让写作成为学生的享受而不是负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教育如同播种,我们不能揠苗助长,而且收获也往往在十年以后。

    结束语

    总而言之,把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相融合是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性,从以往只关注学生学业转向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小学生又处在发育的朦胧阶段,很多方面需要学校家庭的正確引导,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好的教学离不开良好的教学情境建设,帮助学生建立情感思维情境是完善教学质量的前提。

    参考文献

    [1].情感教育的追求及其对教师的期许.《教育科学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5期.佟雪峰.

    [2]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杨惠娟.甘肃教育.2018(08)

    [3]小学作文教学的主体性研究[J].黄丽华.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07)

    [3]牟金明.如何使作文教学更具实效性[J].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09(0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2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