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数学教学实现生活化的途径分析
范文

    陈秀秀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實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这要求教师要做教材的开发者,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内容,使数学学习内容呈现方式生活化,有效接轨学生的生活现实,有效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引领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变知识课堂为生活课堂,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去探究、去发现。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充分挖掘生活化资源,将这些资源融入到课堂活动中,用生活化情境搭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情境,从而乐于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5-407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小学数学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工具学科,教师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和魅力,还能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索中,从而实现知识与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现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学模式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需要教师具备强大的生活化教学能力,同时也需要教师了解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年龄特点,选择更加贴近小学生日常生活,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生活实例丰富教学内容,辅助完成知识教学。但是由于许多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不足,造成生活化教学依然沿用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出现了“教”与“学”的相背离的情况,导致生活化教学模式未能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不仅影响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效率和质量,同时也不利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引入生活素材,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工具学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为了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各种生活素材结合,在生活中为学生营造学习氛围,为学生展开知识探究做好铺垫。生活化模式将原本抽象的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事物中结合自身的经验对知识理解和内化,不仅能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也促使学生积极地将自身的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深刻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形成数学思维[1]。

    (二)组织动手操作,完善生活体验

    动手操作教学活动是促使学生完成数学应用数学证明的基本活动,而发生在数学学科中的动手操作活动普遍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如果是关于长度单位的应用与物体长度的测量,那么小学生便要从现实生活中选择待测量对象,合理选择长度测量工具,使用长度单位准确形容物体的长度。无形中,也可直接生活化教学改革活动,学生既可通过动手操作活动推理.证明某个数学概念,也可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去检验数学道理的科学性。就如在“有多重”一课教学中,笔者准备了一些零食,让学生观察这些零食的封面,重点观察标注零食重量的数字、重量单位,使其亲手掂量这些零食,感受“克”与“千克”的重量区别。接着,笔者就组织学生学习了称重天平的测量方法,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称重天平的具体结构、砝码的克数,用手感受砝码重量。接着,本班学生便要使用这一称重工具去测量各类物体的重量,通过添加砝码记录物体重量的具体数据,由此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使其认真观察物体重量。对此.笔者便适当提问:“千克与克的转化进率是什么?”然后,笔者便准备了一个重量恰好为1千克的物品,小学生则要使用称重天平的不同砝码去测量同一物品.认真观察千克、克的转换进率,及时进行数学推测,总结出“1千克=1000克”这个数学结论。如此,小学生不仅可通过动手操作活动自主建构数学知识,还可切实积累有效的感性认知,使其积极利用重量单位去描述物体的重量。其中,本班有一个学生提问:“相比较千克、克,我们经常会使用斤、公斤,那么千克、克与公斤、斤之间是不是可以相互转化?”对此,笔者就拓展了本课知识,告诉学生“1斤=500克”,同时整理了相应的数学文化史,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数学阅读,由此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三)合作探究生活化,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探究问题是高效课堂教学过程中最关键、最核心的一个环节,但许多教师却把这一环节流于形式,表面上看学生合作交流很热烈,其实学生并没有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所以,只有当问题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把合作探究生活化,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才能使学生体验探究者的乐趣。例如,教学“圆的周长”的过程中,教师举起圆形教具问道:“我们如何测量这一圆形的周长呢?”老师让小组进行合作探究,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经过探究,学生们各抒己见,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生1:“拿一把能够变软的尺子就可以量了。”师:“很好,米尺能够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看来你很懂得利用工具,还有别的方法吗?”生2:“可以用一根线缠一圈,然后将线拉直,就可以用直尺测量了。”师:“很好,你能够用转换的思想考虑问题,很不错,其他同学还有别的办法吗?”生3:“可以在圆的边上描一个点,滚动这个圆,白纸上会留下两个点,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周长。”师:“都很不错,但是对黑板上这个圆,我们能用缠线的方法或滚动它吗?”学生领悟到上面的方法对实物有效,但对图形来说有一定的局限性,于是课堂在这种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的生活化探究程中不断深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能力和问题意识的提升。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组织丰富的生活化教学改革活动可以很好地改善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丰富学生的数学认知,有效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组织丰富的生活化教学改革活动,切实突破时空限制,丰富学科内容。

    参考文献

    [1]谢雪.小学数学知识生活化教学研究[N].贵州民族报,2020-08-27(B03).

    [2]刘毅凤.浅析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开展[J].中国新通信,2020,22(16):18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