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传统剪纸艺术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传承与实践
范文

    刘芸

    摘要:传统剪纸被称为民间艺术文化的珍贵宝藏,已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合传统剪纸教学对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和培育艺术情操方面有着极大地优势,对继承传统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有着无法比拟的作用,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实践传统剪纸艺术教学,并使之得以传承下去?笔者结合自身的多年教学经验,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传统剪纸艺术;小学;美术课堂;传承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06-163

    中国传统剪纸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代表着一种中国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它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传统基础和群众基础,体现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具有鲜明的本土艺术特色。在中国流传数千年来,传统剪纸中的每一个图案都有着寓意和象征,这些图案和它背后的寓意象征是剪纸的根本,更是中国人需要传承和发展的。因此,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应抓住这个教育契机,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剪纸技法的同时,更多地了解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的发展历史及辉煌成就,弘扬中国剪纸文化,树立家国情怀、民族自信和继承传统、追求美的意识!

    一、传统剪纸艺术与小学美术课程结合的现实意义

    传统剪纸作为一种实用性强、表现力丰富、流行广泛的民间艺术,深受成人和孩子们的喜爱。因其简便易行,变化多样,稀松平常的纸在剪纸艺人的手中往往变为饱含深意、精致巧妙、具有装饰性的图案,且风格独特、艺术特征明显,完美体现了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这项实践性突出的手工活动对孩子们的作用尤为显著,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进行传统剪纸教学,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陶冶孩子们的情趣,又能开启孩子们的想象力,提升孩子们的创造力。这些都符合新程改革的要求,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创新意识,传承民族文化,加深民族感情的新思路、好办法。

    二、传统剪纸艺术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结合本土文化元素,营造传统剪纸艺术的学习氛围。

    中国传统剪纸在不同地区与不同文化结合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丰富的内涵,拥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强烈的民族特色。教师在进行传统剪纸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可以结合传统节日和当地民俗,通过一系列的短片或者故事对其进行介绍,让学生充分感受并理解中国传统剪纸文化的特征,如维空间形态、适形构图、重复叠加等;其次,利用《剪纸中的吉祥纹样》等课程模块拉近美术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距离,调动学生的剪纸兴趣,制作为节日增添装饰和气氛的剪纸;最后,鼓励学生学有所用,将学习到的传统剪纸赋予实践,应用于生活,将完成的剪纸作品悬挂在校园橱窗走廊、家居卧室等,对生活环境起到装饰和美化作用。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学生对传统剪纸艺术从陌生到熟悉,并逐渐转为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心理有了满足,潜意识中增强了对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保护意识,传统剪纸艺术也真正实现了走进校园,走进家庭,融入生活、融入心灵,形成了健康向上的藝术教育氛围。

    (二)精准定位教学目标,做好课前调研及教学内容摘选。

    将剪纸艺术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够从小接触剪纸,并对剪纸有一定的认同。教师应针对传统剪纸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让学生通过欣赏、感受身边的剪纸,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认识、了解“剪纸”这种艺术形式及在生活中的作用,通过讨论、交流、实践等活动,逐步体验、感受中国传统剪纸的美感,了解中国剪纸艺术的历史文化,按照从简到繁的方法进行学习,由最初对剪纸表象的描述发展到能够基本欣赏、熟悉剪纸的方法和创作好的剪纸作品,使每一个学生在愉悦身心的同时,提升审美体验、感知能力,从而继承和发展传统剪纸艺术。

    (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实现传统技艺与新课改相融合。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实践传统剪纸教学,教师可以首先幻灯片展示,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然后动手实践。具体教学流程可分为“新课导入――知识准备――学习探究――制作体验――作品制作――展示评价――课堂小结”等教学环节。下面以《剪纸团花》为例呈现传统剪纸艺术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实施教学。

    导入部分:创设情境,展示团花剪纸作品,让学生欣赏感受,并通过自己的观察和老师的讲解,得出团花剪纸的特点。这种开门见山的导入设计很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对上好本课的教学内容很有帮助。

    知识准备:了解团花剪纸的历史、文化和用途。团花剪纸是是中国传统寓意纹样,是一种四周呈放射状的或旋转式的圆形装饰纹样,是民间吉祥剪纸中最有特色、最有普遍性、最有应用价值的一个品种。学生课前可通过资料收集,寻找类似剪纸作品,了解团花的象征意义、用途,采用学生分组汇报的形式,检查学生的自学能力,反馈对新课知识的准备情况。这样促进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减少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很好地理解了民间团花剪纸的来历及特色。

    学习探究:教师示范团花的剪制方法,让学生把握本课的学习难点。学生合作探究,学剪团花,分四人小组通过剪纸实物进行探索,利用剪纸实物和老师讲解示范,通过观察、分析,体会制作步骤。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很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的学习方法,效果很明显,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得很到位。

    制作体验:学生实践制作,剪出自己满意的团花作品。由易到难,慢慢地让学生体会凭借着简单的一把剪刀、一张纸就能创造出许许多多美好、纯真、极富情趣的艺术形象,让学生感受美、创作美,体会团花剪纸创作的乐趣。

    展示评价:学习结束后师生共赏课中作业,进行多元评价,大部分作品作为班级内主题软板上进行张贴展览,鼓励课后继续创作练习,作品在校内外进行布展,并挑选优秀作品报送参赛,将课堂中的剪纸作品用在生活中,激发学习兴趣,将传统的剪纸艺术融入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

    总而言之,将传统剪纸艺术带进课堂,重建其生存的土壤,让它们继续“活”下去,让孩子们受到美的熏陶,既带给了学生们惊喜和成就感,又加强了传统美术知识的灌输,学生的美术基本功扎实了,越来越喜欢美术剪纸课,好的剪纸作品越来越多,也达到了弘扬中国传统剪纸文化的目的,促进了对民俗与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曾雅婷.剪纸艺术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思考[J].名家名作,2018.

    [2]刘欣欣.剪纸艺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相结合的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7.

    (本文系2020年度庆阳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镇原传统剪纸艺术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中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QYLX[2020]55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6: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