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学课堂的高效融合 |
范文 | 牙廷维 摘要: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学校的教学当中开始广泛运用多种信息技术工具,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信息技术有机应用,丰富学生知识积累,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引领学生数学思维,从整体上为学生学习提供指导。文章就以高中数学为例,对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几点具体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信息技术;数学;融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232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相结合的意义 1.1信息技术使数学实验更直观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只能够在黑板上对数学实验进行单薄的演示,而仅仅只是板书是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的。但是如果在教学中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数学教师就可以更好的采用PPT视频展示又或是动手实践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数学实验的精彩。 1.2信息技术使个别化教学得到实现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想通过个别化教学来达到教学的目的,但是却很难切实有效地实施个别化教学。信息技术的加入使得个别化教学能够得以实现,例如老师可以通过几何画板中的显示,或者是隐藏按钮来进行教学设计和解题方式的切换,这样就可以完美地实现个别化教学。 二、高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策略 2.1运用动态教学,增强学生认知 高中数学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信息技术能够将静态的知识转变为动态知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强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才能帮助学生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都是利用粉笔和黑板教学,这不仅增加了教师的任务量,也无法解释抽象的数学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将高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不仅能节省板书时间,还能拓展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在《对数函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微课视频解释对数函数中刻画的数量关系,在动态教学中加强学生对对数函数的理解。首先,教师可以在微课中展示课本例题,使学生了解到生物死亡年数 t 与碳 14 的含量p 之间的函数关系,使学生初步理解對数函数的概念。接着出示对数函数的概念 y=log ax,让学生思考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异同点。再利用微课展示不同对数函数的图像,加强学生对对数函数性质和图像特征的了解。这种方式不仅改变了单一的资源类型,还能结合学生的数学能力调节视频的播放速度,促进学生数学认知水平的提高。 2.2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兴趣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信息技术能够为高中数学教学创设出多样化的情境,引发学生对数学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在整合高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教师要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例如在《等差数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复习数列的定义和通用公式 an=f(n),再利用多媒体出示一组数字:观察到哈雷彗星的年份为1682、1758、1834、1910、1986;某品牌运动鞋的尺码为22.5、23、23.5、24、24.5、25.25.5、26...,让学生观察这些数列的特点,创设出问题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总结出它们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等相等,初步认识等差数列的概念。接着再出示一组数列,提问它们是等差数列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出等差数列的表达式为an-an-1=d。这样既能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数学教学联系在一起,为学生创设出了真实的教学情境,也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和创新能力。 2.3利用几何画板,组织动手操作 高中数学教学需要学生亲自观察、分析、操作和归纳才能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加强学生对数学规律的认知。几何画板是新型的教学工具,能够运行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有着强大的教学功能,有利于学生几何观念和空间观念的培养。例如在《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学生对柱、锥、台体的认识,掌握柱、锥、台体表面积和体积的公式。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展示柱体、椎体和台体的侧面展开图,让学生指出它们的表面积包括哪些地方,如何计算。接着出示正棱柱、正三棱锥、正三棱台的展开图,思考它们之间存在着哪些关系,使学生在动手操作和演算中掌握公式,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4借助信息技术,降低学习难度 高中数学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一定要深人地了解到,数学知识大部分都是较为抽象与复杂的,学生学习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是数学知识理论性强。因此,这部分数学知识单纯依赖教师的口头讲解难以让学生完全理解。高中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通常会依靠生活经验,即运用形象思维,缺乏--定的抽象思维。面对这一一情况,教师在展开数学理论知识教学中,要高度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给学生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有关《三视图》这方面的知识点时,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抽象思维,让学生能够有效对应物体的立体视图以及展开图,在这节教学内容设计当中,教师利用3Dmax软件,给学生制作出动态图形与立体图像。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投放与旋转相关物体图形,便于学生在观察中形成好的动态思维,极大提高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口。 结语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学生受到了应试教育体制的束缚,只能一味地从老师那里接收知识,但是没有自己的思想。如果能够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就能够创建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必将促进现有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艳晓.高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9(07) [2]吴珍珠.论实现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有机整合[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