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关于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专业对策研究
范文

    陈志高

    摘要: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大量新型工科人才作为支撑。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具有培养人才的使命。因此,为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全面推进新工科建设和发展。为此,本文提出了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专业的对策:树立全周期、综合化、应用型的新时代教育理念;摸索高素质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传统工科与新工科融合的学科专业结构;加快打造高质量的工科教育,为促使我国从工科教育大国迈进工科教育强国添砖加瓦。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06-364

    一、绪论

    我国工科教育规模逐年增大,已成为了世界上工科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据统计,2018年我国工科专业点超过1.7万个,本科生近6 百万人,毕业生超过120万人,并且其在校生人数约为本科高校总人数的30%。新时代以来,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和时代变化,我国继续注重工科教育质量并提出了大力发展新工科的教育战略。因此,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将会以提高人才质量作教育工作的核心。为发展和建设和新工科专业,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树立全周期、综合化和创新创业型的新时代教育理念,不断摸索高素质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传统工科与新工科相融合的学科专业结构,打造高质量的新工科教育。

    二、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对策

    (一)树立新时代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决定着教育的方向和质量。工科教育必须立足时代背景,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开放、绿色、创新的发展理念,逐步形成新型的工科教育观念。首先是树立全周期的工科教育理念。严格遵循工科人才培养的生命周期,结合经济和时代发展趋势,加快推进工科教育改革。其次树立综合化工科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改变工科专业知识过细过窄的弊病,鼓励跨学科教育,培养学生能从多视角审视,并且具有复杂和宏大工程系统视野,具备管理素养和人文情怀。再者树立应用型工科教育理念。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主要抓手,不断提升工科生的动手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最后,高校要清楚认识到绿色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必经之路,工科教育需要加快融入绿色发展的时代趋势,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二)摸索高素质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高素质新工科人才需要着眼世界,借鉴先进国家工科教育标准和经验,进一步明确未来工科人才知识体系和能力架构。通过对比和分析日本、欧美发达国家工科教育的认证标准及我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等,总结出新工科人才应具备的知识体系和能力架构,明确新工科人才在信息技术、工程技术、文化、法律等领域应掌握的技能。打破学科限制,重新梳理课程知识点,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和知识达成、能力培养及素质提高之间的对应关系,逐步建成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达成规律的新工科课程体系。积极共享和引入优质线上学习资源,创新教育教学方式。通过引入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充分发挥工科教育在行业协会、创新创业、经济发展和师资队伍中的优势,广泛搭建创客空间、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等创新创业训练平台,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和加大宣传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中。

    (三)构建传统与新工科相融合的学科专业结构

    针对工科人才培养与未来技术领域以及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脱节的情况,参考工科教育先进国家经验,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科专业结构。首先要加快传统工科专业的转型升级并做好存量调整。积极引导高校与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学科交叉融合新趋势和社会发展新需求相结合,进一步明确传统学科改造升级重点和内涵建设方向,创新课程体系,升级传统专业学科,逐步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其次,做好增量优化。关注国际工科专业设置前沿性,对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置紧缺学科专业,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专业。鼓励专业发展与“互联网+”、“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和“中国制造”等国家战略相结合,设置民生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兴产业等领域发展需要的工科专业,构建与学校办学特色和办学定位相匹配,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工科专业体系。最后,加快推动跨学科专业融合,增强培养复合型人才。通过建立学科交叉、知识交叉和能力提高促进理工科融合,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为主带动工科教育的发展。加快促进工科教育与人文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社会担当、创新创业能力和大局意识的新工科人才。

    (四)加快打造高质量的新工科教育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核心,全面提高工科生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社會责任感,逐步增强我国工科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完善国际认可并且不失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建立认证结果公布与使用范围公开等相关制度,允许将工科专业认证纳入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学科评估、本科专业合格评估等重要评估体系中。提高认识,把工科专业建设作为学校主要基础性工程和创新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和重点,引导专业面向社会需求、行业需求和经济发展需求。最后,用国际标准引领专业教学改革,时刻关注国际工科专业发展方向,实时了解学生学习效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结语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轮产业革命正整装待发。此外,创新创业逐渐成为了国际竞争新焦点,成为了新一轮发展的机遇的同时也加剧了国际人才的竞争。我国想要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主动权,必须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专业,主动布局人才培养点,创新工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人才培养知识能力体系,提升工科人才培养质量。只有将工科专业布局到位,工科教育创新改革到位,我国教育才能获得质的提升,才能为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积极作用。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5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