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范文 | 唐丽丽 摘要:微课下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还是需要用多媒体作为载体,利用快捷的信息传递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比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智慧课堂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也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文立足于初中数学教学角度,分析了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微课;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7-033 引言 “智慧教育”这个词汇来源于“智慧地球”,智慧课堂就是智慧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在我国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智慧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且逐渐将这种理念应用于课堂教学中。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微课教学在初中数学应用的作用 1.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一般是教师讲课,学生听,学生还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的地位。近些年来随着“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推广,课堂教学逐渐倾向于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学生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一般都是课堂上听懂了就行,没听懂几乎就很难再懂了,也很少问教师。微课的出现很好地改变了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并且促进了以生为本理念的推行。教师能够将一些课本教材中的重难点进行详细解读,将之录制成视频的形式,这样就可以很方便地在网络中或者班级群中进行传播,学生用手机、学习机等就可以随时进行课程知识的学习、复习。 2.因材施教,合理教学 教师用一种方式教学,有的学生听得懂,有的同学跟不上。但是微课视频教学的方式出现之后就有效弥补了这种问题,教师可以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将课程中简单内容、难点内容分开讲,学生就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性学习,有的学生需要复习,有的学生需要加深理解,有的学生完全没听懂需要重听,都可以通过微课实现,这样其实就从另一种层面上实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方式具备很大的必要性,起到补充课堂教学的作用,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 二、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微课激发学习兴趣 因为学生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能力存在很大差异,所以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给学生直观呈现各部分的重难点知识,并将其融入教学课件中提炼精华部分。微课教学具备重复演示的特点,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需求多次循环播放微课视频,使用微课学习数学知识,通过多媒体展示课本教材中并未涉及的关键知识点,这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知识抽象复杂的问题。在首次接触新知识时,许多学生将不可避免地存在无法完全理解一些经典示例的问题,或不知该怎样规范书写解题过程,或无法理解问题的实质,以至于不能牢固掌握有关知识点,在解题时不能给出正确答案。再加上教师精力有限,无法全面顾及所有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导致学习效果差强人意。应用微课教学,可以将重难点知识反复播放给学生观看,学生的学习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促使学生更加自由地学习,直到完全理解相关知识点为止,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还帮助教师减轻了教学负担。 (二)利用微课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在初中数学“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所选取的内容要在反映数学本质的前提下尽可能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活动空间得到大幅度扩展,学生开始关注来源于自然、社会中更加广泛的现象和问题。因此,教师要从学生实际生活中挖掘教学资源,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和乐趣。也就是说,“数学应该从生活中衍生并应用到生活中”,使学生可以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快速找到解决方法,并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证明,微课可以将课本教材和学生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到一起,并将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作为数学教学的主题,从熟悉的生活环境和有趣的事物中寻找学习机会。将生活中的数学贯穿到构建知识体系的全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数学的内在美,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和锻炼自主学习能力。 (三)让数学新授课充满活力 新授课是初中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教师不仅要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对于初中数学课堂而言,想要改善课堂氛围,有一个必然举措就是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生动的教学情境可以全面激发学生对探索数学新知识的热情,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热衷程度。此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教学的优势,将其和新授课有效结合在一起,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其注意力,赋予数学新授课教学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有效达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理想效果。 (四)在初中数学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在搭建数学框架、构建数学模型时主要依托于对数学理论的应用,全面且正确地理解数学理论是扎实掌握基础数学知识的首要前提,也是有效解决数学问题的必要条件。通过研究实践教学效果不难发现,大多数学生对数学理论的理解情况并不理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些学生不确定数学概念的内涵,有些学生不清楚概念的扩展,有些学生不清楚相邻的数学概念。大多数学生因为数学理论不正确而感到困惑,所以导致选取错误的解决方案。在这种情况下,應用微课教学,通过动画、视频、软件演示(例如几何画板)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引导学生体验由数学概念生成的直观图像,以区分相邻的概念。在微课结束之后,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帮助下随时随地观看和学习,这对学生掌握数学理论非常有帮助。 结论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微课的用途,将微课与课堂教学结合,以教学目标为终点,结合学生兴趣录制微课视频,实现智慧课堂。让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的课程预习、学习、复习都变得更加方便、自主,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成长,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晓英.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6):113-114. [2]缑治国.浅谈初中数学中自学·议论·引导的教学法的正确使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16):43-4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