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指导策略 |
范文 | 张娇 摘要:新课改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也为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实现自主学习,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水平与理解能力,因此,高中语文将教学的重点从单一知识点的传授转变为阅读与理解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主领会文章中蕴含的道理,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形成良好的阅读教学模式与同学们自主学习的心理也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做出相应计划,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发掘学生的阅读潜能,让学生主导课堂,开拓视野,增强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7-209 “学习任务群”,是新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重构高中语文课程系统的最新的形式,而“整本书阅读”则位列任务群之首。这是语文教学阅读本质的一种召唤、一种回归,但对高中语文教师和学生来说也是一次重大的挑战。众所周知,在当前的碎片时代,整本书阅读已为广大学生所摒弃,人们变得十分功利和浮躁,无法安下心来开卷静读。可是,现代人的人文素养的积淀,需要足够的底蕴涵泳。长期的碎片化、零散的、切割的、无章的阅读状态无法给予足够的人文情感的浇灌,无法从中汲取足够的养分。我们知道,在教学活动中,阅读教学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并学会在阅读中涵泳生命和情感。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责任做好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引导,在有效的阅读中丰富学生人文素养的积淀,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现阶段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生学业压力过重,课外阅读知识面狭窄。高中生学习的科目数量多、不易懂,学习压力较重,一般情况下,学生们都在忙着对专业学科知识的补习,很难抽出时间进行整本书阅读。但这种频繁的补习方式会导致学生们忽略基础知识的培养,反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且在这种频繁的补习模式下,学生很少能够接触到课外读物,学习内容单一、片面,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语文阅读学习小笼包得不到显著的提高。学生缺乏兴趣,过于依赖老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大家的思想里根深蒂固,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大多数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只注重听与说,将自己想要传授给大家的知识直接表达出来,并不注重大家的接受程度。这种教学模式枯燥乏味,且形式单一,很难激发学生的新鲜感。因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有所不同,所以这种模式还会再很大程度上导致接受能力差的同学产生厌学心理,从而丧失对语文学科的学习热情。许多教师依然在新课改后保持着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直接讲书本上的内容转达给学生,缺乏思维方式的引导,让学生学习却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学生从中语文学习中得不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因此这并不是让学生学习,只是在进一步巩固教师自己的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越来越轻松,教师负担越来越重,同时也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依赖感,只要有问题,询问老师就可以得到答案,长此以往,学生就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思维方式单一,不懂得灵活变通。由此可见,必须讲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加以转变。 二、浅谈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指导策略 (一)精选作品 教师要精心选择整本书阅读文本。首先,应该选择经典作品。对于学生,特别是高中生来说,他们的学习任务较重,课余时间和精力十分有限,这就要求教师所选择的、引导学生阅读的作品不管是在文学性上,还是在思想性上,都要有很高的价值,且都能对学生的人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其次,在书目选择上,要尽量兼顾各种文体。不同类型的作品,对个人的人生启发.思维训练、文学熏陶各有侧重。教师在选择书目时要有所侧重,内容可涉及古今中外、文学科普、历史哲思……要尽量给学生开拓更为广泛的阅读空间。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一般会参考市教研院举行的名著阅读活动,选择整本书阅读书目。最近两年选择的整本书阅读书目主要有:《围城》(钱钟书)、《呐喊》(鲁迅)《红楼梦》(曹雪芹,高鹗)《唐宋词简释》(唐圭璋).《中国历代传记精选读本》(王清淮)、《语文常谈》(吕叔湘)《乡土中国》(费孝通)《你的第一本哲学书》([美]托马斯·内格尔)… (二)精心设计阅读活动 阅读整本书花费的时间普遍较长;部分书目理论性较强,阅读难度较大。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在带领学生阅读《中国历代传记精选读本》(王清淮)前,就考虑到这本书以文言传记为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在设计阅读活动时,把重点放在情节梳理、人物分析与评价方面。首先,让学生将这本书中的文章按照主人公的形象特点进行分类。主要分为“碧血丹心,忠贞爱国”(包含《荆轲刺秦王》《屈原贾生列传》《苏武传》《文天祥传》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包含《越王勾践世家》《李将军列传》《陈子昂别传》《子刘子自传》等)、“特立独行,名士风流”(包含《陶渊明传》《阮籍传》《方山子传》《徐文长传》等)、“侠骨柔情,女性风姿”(包含《乐羊子妻传》《先妣事略》《李姬传》《鹅笼夫人传》等)。其次,让学生选择一个类别,在梳理这一类别中的人物的经历的基础上,对他们的思想基础、后世影响进行探究与评价。笔者在引导学生阅读《围城》(钱钟书)整本书时,结合小说的文体特征,设计了人物评析和学术小论文写作两个主要阅读活动。1.人物评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学生共分为六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定书中的一位人物进行评析(组长把选定的人物报给语文科代表,各组尽量不重复)。要求:(1)选定人物,进行人物形象分析。(2)分析的人物特点,需有原文支撑。(3)将成果制作成PPT。(4)小组合作,合理分工,选定主讲人。各小组要轮流上台展示。其他小组要根据评价表对展示小组进行评分。2.每位学生都要完成学术小论文写作。学生要结合作品特点,选取自己感受最为深刻的地方作为自己写作的对象。可以写对书中典型人物的评析,可以写对全书主题的认识,也可以写对全书写作手法、语言特点的独特看法。笔者在学生选题、写作的过程中给予了一定的指导。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有必要为学生搭建多样化的整本书阅读与交流平台,让学生有实现阅读的条件和基础,完成阅读和交流活动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完成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成长的过程,浸润交融。整本书阅读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领悟书籍蕴藏的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感知人类文化的睿智和隽永,同时促进其个体性和整体性的发展,塑造其面向未来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其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参考文献 [1]郭宏雪,高春燕.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名作欣赏,2020(17):105-106. [2]罗丽.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整本书阅读探索[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5):76-78. [3]王亦清.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教育引导实践策略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13. [4]宋亞科.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教学模型建构与尝试[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3):20-2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