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教学德育渗透的策略 |
范文 | 范爱菊 摘要:数学学科是高中学习阶段重要的科目之一,在学生的高中生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德育是教育的重要部分,德育既可以影响学生优良品德的塑造,也会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所以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德育教育在教学中的体现。 关键词:高中数学;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7-140 引言 高中是学生人生的重要阶段,深深的影响着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 数学作为学生高中阶段的基础学科。德育与数学知识的结合既可以中和数学偏理科的枯燥,极大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将德育和数学有机结合是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正确认识德育的作用,立足学情,从细节入手,深挖教材,创新教学模式。 1.挖掘教材中的道德教育资源 高中人教版数学教材是严格按照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编制的,素质教育人 才培养目标明确表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其中特别强调了德育的重要性。学科德育的理念也是在这一背景下逐渐形成的。因此,人教版教材中隐藏了大量的德育资源,数学教师应该有效挖掘这些德育资源,将德育与学科教育紧密相连,共同发展。例如,教师在教导集合时,可以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本质内涵,教师可以说世界上的许多物体之间都存在集合关系,例如笔者们班级就是一个整体,而笔者们班级的每一个成员都是组成这个集合的子集,一旦离开班集体,就不再存在交集。教师通过这种形象的比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尽快理解知识点,掌握数学概念,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还能在其中起到德育的作用,让学生明白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的重要性,会将自己作为班集体的一员,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 2.重视表扬激励,增强学生积极进取意识 对于高中阶段各个学生而言,积极进取精神意识极为关键,是推动他们努力克服困难而实现综合发展的重要思想因素。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就要加强对表扬激励活动的重视,顺利促进学生积极进取意识迅速增强,进而助力其综合素养大幅度提升。例如,平时数学课堂上组织学生们学习《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部分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笔者总是尽力抓住所有时机就学生们的学习优點与亮点进行表扬激励活动。在基础知识讲解分析环节,笔者有时候会让学生们就某些知识点阐述自己的看法,那么有的学生就会展现出敏锐的思维与深厚数学知识底蕴,而每当这时候,笔者都会对相关学生提出口头表扬,如“你很棒,继续加油!”等等。进入课堂练习阶段,笔者为学生们设计了系列相关习题,要求学生独自思考进行解答,在此过程中,很多学生的亮点都充分凸显了出来,如独立学习探究能力较优等,于是笔者就对他们进行了正面鼓励表扬等等。通过上述表扬激励活动,笔者就促使学生们慢慢增强了持续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诱发了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动力和勇气,为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综合发展增添了促进因素。 3.开展合作学习,强化德育教育 高中数学抽象艰深的特性,决定了学生很难依靠独立学习去充分掌握知识。因此,教师要将小组合作学习引入课堂,引导学生之间通过协作与交流共同面对难题,进而培养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如,高中数学涉及诸多抽象的概念与定义,如果僅仅依靠教师的课堂讲授,很难透彻全面地吸收。这时就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教师可以为小组发布学习任务,通过小组协作来提交任务报告。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们还学会了如何倾听与表达,为日后的生活乃至工作都大有裨益。 4.创设课堂情境,深化德育教学 在高中数学课堂开展德育教学时,要注意构建合适的课堂情境,让学生更迅速地进入德育氛围,提升德育效率。例如,在《三角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弹簧振幅、周期和频率等内容用一直更加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现出来。采取由浅入深的策略,带领学生遵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去认识新知。通过这种课堂情境,帮助学生重新看待数学学习,让学生更加积极踊跃地进行思考与反馈,德育教学也改变了说教的枯燥氛围,让学生更易接受和掌握。 5.增强数学训练 数学练习是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数学练习中教师要创新练习方式,在练题中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首先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教学工作。例如示范例题演算过程时要完整的写下全部的过程,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可以向学生传递对待工作要严谨认真的精神。其次在解题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的面对难题,运用多种方法解题等,培养学生敢于挑战、积极探索的精神。 6.理论联系实践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开展数学实践,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这种方式既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还能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例如,为了更好地节约水资源,减少用水量和用水的费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实地进行调查,统计各个社区、学校、企业的具体用水量,制成统计图表进行有效分析。同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运用方程、函数等方法,为水利局设计一个居民用水的梯度标准,以引导居民在价格的驱动下节约用水。这种方式既能激发学生作为社会一份子的社会责任感,也引导了学生树立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结论 综上,数学作为高中的基础学科,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思想对于德育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要想德育与数学知识更好结合,需要教师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要正确认识德育的作用、深挖教材、创新教学模式。在不断的实践和改进中,使德育渗透到数学教学中,既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促进学生优良品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高波.高中数学教学中彰显德育理念的方法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9):15-16. [2]周绪娟.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9):79. [3]周淑红.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创新方法[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0,(21):173. [4]廖芙蓉,黄铁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德育渗透问题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7):8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