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探究 |
范文 | 王班志 摘要:两千多年前,老子曾在《道德经》中提过:“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教育事业也逐渐发生了变革,在核心素养背景之下,更加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促使学生具备过硬的知识和专业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本文,笔者将结合实例就“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中英语;创新思维;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9-246 在传统英语课堂中,鉴于课业压力和考试要求,教师往往采用“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因此而形成思维定势,根据刻板印象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很少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而创新思维是指以独特新颖的方式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能够突破常规甚至超越常规。在新时代对人才高要求的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也需要与时俱进,采用多種趣味教学模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高中英语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1、引导学生自主预习,进而自主讲课 核心素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关键。教师可以充分结合这一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主预习,而不是以教师多年教学经验而引导学生根据固有思路进行学习,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从多方面吸取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自主预习后,再自主讲课,帮助学生整理思维的同时,让学生在讲课过程中迸发出新的火花。 以《 First Aid》为例,教师往往会根据课文顺序进行讲解,鉴于本单元较为简单,教师可以放心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预习,进而而自主讲课。学生或许会通过在互联网上筛选,为大家筛选出关于急救知识的相关情境或者动画,用这种方式来表明课堂的主题。之后学生很有可能会用英文组织一场关于急救知识的快速问答,如:“What is the first aid?(答案:First aid is a temporary form of help to someone who suddenly fails ill or gets injured before a doctor comes.)”学生更了解学生,所以很有可能会采用快问快答的形式,快速营造出英语问答的激烈氛围。此外,学生或许还会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讲课,让一名学生扮演病人,让另一名学生扮演医生,扮演病人的学生用英文描述自己的病情,而扮演医生的学生则用英文为大家介绍自己的急救方式。学生通过对文章的自主预习,制定相关的讲课方式,有助于思维的开发与锻炼,进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2、设置趣味教学情景,吸引学生兴趣 学生形成思维定式,不仅与学生个人思想成长有关,还与教师课堂引导息息相关,教师采用单一教学模式,学生容易形成思维定式。那么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首先可以设置多种趣味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散思维,进而产生出创新思维。 以《Woman of Achievements》为例,这篇阅读主要讲述了“万婴之母”林巧稚的生平经历以及对于中国孕婴医学的突出贡献,是人物生平和品质描写性阅读,其中涵盖了各种关于医学的专有名词以及特殊表示。那么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首先应该将这些较难的单词和短语进行罗列,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文章。其次,教师可以设置趣味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筛选出林巧稚相关纪录片(双语模式最佳),引导学生通过频观看的形式,初步了解林巧稚大夫的生平和经历,让学生对这位“生命天使”开想象,进而教师再引导学生初步阅读文章,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章获取更多细节信息,并且能够利用文章词汇以及自己的解释来描述林巧稚,例如:“She was a special in medical work,who devoted all her life to deliver children,which shocked the world.”之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整体感知,用一段话来概述全文,以此来锻炼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整理能力以及口语表述能力。 3、创新布置作业形式,开发学生思维 提及英语,很多人就会想到抄单词、背短语、做阅读、写作文,学生会认为教师在讲课完毕,所要布置的作业不过就是这些,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思维也不会得到开发与锻炼。那么教师就可以创新布置作业的形式以及作业的内容,在充分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换一种形式来促使学生巩固知识,进而开发学生的思维。 以《Earthquake》为例,鉴于本单元一直围绕地震展开叙述,其中重点是相关单词的学习,情感方面着重是大家了解地震的相关知识,并且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自然灾害。那么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则不应该拘泥于单词、短语、阅读、作文等抄写写的作业,而是应该将重点放在学生对于地震的理解以及态度上。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如下作业:认真观看有BBC所播出的关于地震的相关纪录片,从中找出与课文内容相同的部分以及补充的部分进行整合;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及记忆来用英文描述零八年汶川大地震,其中包含文章中出现的高频词汇和短语,不仅描述地震的相关情境,还需要写出自己对于地震的理解。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作业进行反馈,将优秀作业与班级进行展示。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英语课堂的热情,还有助于学生在完成英语作业时发散思维。 结语:总之,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于个人而言,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助于学生今后的思维发展,能够在学习知识和处理问题上独辟蹊径。于教育而言,教育也应随时代发展而与时俱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够为社会培育出优秀人才。当然,高中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中,还是应该以教学内容为主,应该在充分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注重教学策略,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知识掌握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彩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途径探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0(10):113+115. [2]陈双.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究[J].中学生英语,202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