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调控的研究
范文

    阮飞挺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对我国体育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明确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高教学有效性,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基于此,本文就对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进行了探究,希望能为其他一线小学体育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9-285

    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我国教育事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尤其是在体育教育方面。如何更好地开展体育活动,提升教学有效性,已成为当前很多小学体育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因小学生身体素质连年下降引起社会关注,所以更应提高教学有效性,从而帮助学生增强身体素质。然而,在我国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提升教学有效性,这就要求广大体育教师要深入探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如下建议。

    一、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重要意义

    体育课是学生提升身体素质的课程,更是学生放松心情期盼的时刻。所以,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凸显出其重要性来,体育教师要密切结合学生的基本状况以及身体素质情况.了解学生喜欢参与什么类型的体育锻炼.适合参加什么类型的体育运动,及时进行体育课程教学的调整和反馈.使学生能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接收到有效且适宜的体育训练,放松学生的心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教師必须要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利用小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进行课堂教学.使小学生能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体验到快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一)小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相对较差

    参与体育课学习,要求小学生有较强的身体素质,具有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并能积极响应体育教师的号召,听从指挥,这是圆满完成小学体育教学的关键因素。但是,结合当前小学生真实的状况,联系小学生实际的体育课教学,我们发现诸多的不足。小学生比较好动,往往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缺乏较强的心理素质以及身体素质,对于强度略大的小学体育训练完成不了,甚至还有些学生存在恐惧心态.害怕参加体育锻炼。

    (二)小学体育教师基本的教学素养不平衡

    当前有些学校,担任小学体育教师中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教师少之又少,他们缺乏较为专业的体育知识与技能,致使他们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动作要领不够专业,教学动作过于随意.重视体育课的程度太差,也就看不到严谨的体育教学态度,使得小学体育课变为学生自由活动的场所。所以,小学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往往成了一个摆设.小学生接受体育锻炼的权利被剥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就成为一纸空谈。这是小学体育教师基本的教学素养不平衡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极其不利。

    三、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从而有效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首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例如小学教师在开展弹跳动作教学时,可以通过创设勇闯关口、争夺旗帜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教师通过制作学生等身高的展板,并在展板上留出一个洞口,学生通过跑、跳、爬等动作穿过洞口争夺小红旗。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同时还有效锻炼了学生的跑跳能力。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还可通过体育游戏开展教学活动。游戏因其趣味性、灵活度高,深受学生喜爱。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体育游戏,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二)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发挥着引导作用,可以整体把控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为了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就必须在教学前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学目标的制定,小学体育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本次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其次,本次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益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换言之,小学体育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围绕教学活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体质以及身心健康,只有教学目标同时满足这两者才具有基本的价值取向。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前,需遵守体育教学大纲要求,并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制定符合新课改要求以及小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教学目标。另外,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降低教学活动的随意性,保障教学活动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与目的性,从而提升体育教学有效性。

    (三)深研教案,创新教学方式

    教案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教师通过对原有的教案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每次教学中都接触新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然后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编排新的体育游戏,在引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还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进行体育用品教学时可以借助密室逃脱的游戏形式开展。先对教室进行装饰,并将不同体育用品作为游戏道具,设置提示让学生找寻对应的道具解锁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对各种体育用品有初步认识,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竞技元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不仅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同时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在结合学生需求与教材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小学体育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只有综合考虑才能有效提升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体质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邱林花.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J].中外企业家,2020(17):196-197.

    [2]黄艳梅.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27-28.

    [3]刘岩,曲可佳.辽宁省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体育科技,2017,38(01):124-125+128.

    [4]项勇.以教学有效性为目标谈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即时性评价[J].当代体育科技,2016,6(14):5-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