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法实践
范文

    梁学文

    摘要: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类新兴领域例如计算机、新能源等产业,以及生物,化学等研究类工作都与数学关系密切,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数学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还要求学生有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关键性作用。高中数学教学必须要立足于新课标要求,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进行重点培养。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需要扮演课堂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问题,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得到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标;高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10-019

    现在很多数学教学侧重于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堂知识的灌输教导,学生再通过课下不断的刷题积累来获得解题能力。这种方法固然传统可靠,但是会让学生形成思维惯性,影响学生自主发挥能力,严重时还会导致学生丧失自信心和探究欲,让学生形成依赖思维。因此在数学教学课堂上,我们应该采用更加高效,更加与时俱进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培育和教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我个人认为应该采用由学生自主预习、将学生融入教学课堂和题目的订正讲解中。教师同时对学生进行引导、纠正和明确、深化。下面我将以我个人的数学教学经验为例,探讨高中数学教学的高效方法。

    一、将思维导图运用到教学过程中

    我想很多学生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在学了一个知识点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经过复习就会对这个知识点不熟悉,对相关题型很快的遗忘。综合题中无法将所有的数学知识融会贯通来进行解题。这都是因为学生心里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很多人认为数学课堂不需要做笔记,但是我个人认为,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所有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能够很好的,在学生的头脑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深化理解以及相互贯通,更好地进行综合大题的解题。在这同时,我们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思维导图究竟是应该在课前构建,还是应该在学习知识之后构建呢?我个人认为,在学生的预习过程中,可以对自己预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思维导图的勾画,教师也可以在导学案中融入思维导图的因素,让学生通过图形的方式将知识点整合起来。然后在这一整个知识板块学习完成之后,学生再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知识进行自我整合,对自己不熟悉的重难点知识进行标画。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还有利于学生对重难点知识进行复盘,促进学生对所有知识的融会贯通。

    二、数形结合教学法

    数学学科的几大板块中对于学生来说最难的也许就是函数、导数、几何等,因为这几类知识体系庞大,而且需要结合一定的图像来进行理解。非常考验学生的作图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知识综合能力。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向学生贯彻数形结合的方式。因为这是一种高效的解题方法。学生掌握了良好的绘图能力,能够对学生解题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很多的数学题目看似复杂,其实通过图形的方式表现出来就能够让答案一目了然,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向学生灌输和培养作图能力。让学生可以多尝试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进行解题。使用正确的数形结合方式,就是要将题目所给的条件用图形来表现出来,客观的展现出题目所表达出的意思,然后再题目规范的范围之内,来进行解题,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的知识,我们就通常会用到数形结合的方式。要求Sin2x=Sinx在区间(0,2π)解的个数。当学生面临这道题的时候,有一部分学生选择用二倍角公式来进行化简,最后得出结果。但是这样的解题方式不仅容易让学生忽略定义域的问题导致出现错误,还不能够进行举一反三的类推。因此我鼓励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画出两个函数的图形,然后观察两个图形在(0,2π)这一个范围之间有几个交点,这样就可以得出此题要我们求出的结果了,这样的方式能够锻炼解题能力又不会出错,得出的结果也一目了然。在三角函数的题目中也可以进行类推运用。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生本教育观念指导之下,教育界正在大力提倡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教师作为引导者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数学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那么,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我们大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得出问题的解答。这不仅可以用在学生对知识进行预习和初步学习的过程当中,还可以用在课后习题的讲解当中,不论是用在哪一个阶段都对学生的能力起到了很大的锻炼作用。

    我个人在讲解练习题错题时通常结合学生讲解的方式。因为肯定会有一部分学生对题目的解答是正确的。我会让做对的同学准备讲解,然后在讲解过程中,学生需要说出这道题目反映了什么知识点,考查什么能力,最好还可以进行舉例类推。这不仅锻炼了解题者的能力,还比较容易以学生听得懂的方式来促进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学习。有时面对一个比较复杂的综合性题目,我甚至会让不同的同学用不同的方法来对题目进行讲解,如果有的同学讲解出现了问题,我也会让学生来进行纠正,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就是一个组织和引导者的角色,而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

    结语:以上即是我个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与感悟,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之下,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共同营造出一个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避免学生形成固化思维,避免学生过度依赖教师。高中教师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做更多的尝试,相信通过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袁奕.数学建模思想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入[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2017:18.朱金花.

    [2]严俊.核心素养引领下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践[J].数学教学通讯,2016(33).

    [3]谢广臣.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J].安徽教育科研,2021(03):44-45.

    [4]魏荣,程春红.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1(01):5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