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高中政治德育教育策略 |
范文 | 付婷婷 摘要:当代高中学生除了课堂这一条信息获取渠道外,还拥有网络等多种渠道,海量信息通过网络渠道进入学生的生活,使得高中学生受多种文化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倘若高中学生无法正确辨别这些信息,则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而制约高中学生的发展。本文立足于高中政治教学角度,分析了高中政治德育教育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中政治;德育;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10-069 引言: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融合德育功能,以适应新时代高中学生成长与成才发展的具体要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德育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高中政治德育教育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低效”现状 (一)德育教学过于表面化 政治课堂本身就是规范学生思维,对学生进行精神教育的课堂,德育教育实质上就存在于高中政治课堂中,但也只是趋于表面化。虽然学生在表面上看起来思维活跃,但是对知识的了解仍然不够全面和深入,德育教育也没有更好地渗入。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要将德育教育落实到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完善教学内容,不能够仅仅让学生认识到理论,还要在实践中让学生产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 (二)德育教学过于偏向性 高中教学阶段,不能够只重视学习好的学生,学习相对较差的学生也是有学习的能力,导致学生学习变差与其自身和外界因素都有一定关系。作为教师,不能够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只让优秀生回答,也应该让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可能学生当时回答不上来,但这也没有太大的关系,作为教师,要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磨炼自己学习的意志,培养学习能力,从问题点出发,联系知识点。通过让学生了解课本知识的背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进而更好地促进高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开展。 (三)德育教学过于主体化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不论是什么课程教学,往往都是教师作为课程的主体。而伴随着新课改的教学背景,现在的教学要求下,要求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而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当一个领路人即可,点到为止。这并不是说让教師的工作变得轻松,是为了更好地与学生产生高中政治教学,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老师也在认真地听学生的答案,并且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在点评中,教师要规范学生的想法,纠正学生的错误点,能够更好地落实高中政治教学。 二、高中政治德育教育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在课堂上涉及到国家的宏伟蓝图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全体共同起立,共同奏唱国歌。教学工作者让学生了解到国歌中每句歌词的含义和背景,让学生体会到祖国建设的伟大。在高中学习阶段,学生除了要学习必备的科目,学校也应该开设一些能够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活动,让学生充分理解爱国情怀对学生的重要性。在学校,班级中可以建设一个图书角,教学工作者放置一些优秀的书籍供学生学习,在举行读书会活动时,老师提问:“大家通过阅读这些书籍,都懂得了什么道理呢?只要是回答的同学都会有奖励。”学生们就会积极抢答,让学生通过阅读,充分讨论,分组讨论,体会历史长河中那些文人墨士所充满的家国情怀,让学生深刻理解,并且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目标,树立学生的自信心。通过课下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等等类似的活动,都能够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提高。 (二)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在高中教学中,往往会举行一些课外活动,例如体操活动。一个班级凝聚力的展现,往往是通过一些集体活动的来展示的。每个班级可能都在刻苦的训练,但是最后的第一名也只能有一个。优秀者往往都是相对少数的,而高中生的年龄尚小,如果他们没有取得良好的成绩,可能害怕别人的眼光,受挫折能力很弱,就会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失去下次奋斗的自信。作为教学工作者,要懂得学生的这种心理,并应该积极鼓励学生,百炼才能成钢,努力一定会有回报。让学生记住这句话,一次的失败并不代表以后的失败,最终能够坚持下来的,就是胜利者。或者在举行运动会的时候,学生参加跑步比赛,尤其是长跑,有的学生真的很难坚持下来,这时候,作为教学工作者,就需要多为学生加油打气,也可以顺着操场内圈,和学生一起跑步,多喊一些“加油、你能行、别放弃”这样的鼓励式词语,学生也会坚持下来。这样,侧面展现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培养受挫折能力和毅力,学生在以后面对真正的挑战时,能够从容面对,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最后成功。 (三)将政治知识与时政热点相结合,加强德育知识的渗透 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较大的高考压力,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常会利用时事政治对学生进行引导,以此调动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任课教师在结合政治知识与时事政治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贴合高中生实际生活的时事政治或者热点话题,通过时事政治加深高中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加深高中生对政治知识的记忆。另外,高中政治教师还应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可以利用网络延伸教学活动的素材,提高自身的政治敏感度,实时关注最新动态,以便更好地将时政热点和政治知识、德育知识结合在一起。例如,高中政治教师在讲授《企业与劳动者》一课时,可以将“某知名企业员工跳楼”这一时政热点融入其中,以此加深高中生对这一课时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应该就这一时政热点,端正高中生的心态,促使高中生能够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日后的学习与工作,并引导他们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 结论:综上所述,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素质培养,教学工作者需要通过对学生积极的引导,让学生培养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抗挫折意识,都能够有力地促进学生德育素质的发展。通过教学工作者的科学教导,让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成为一个具有素质道德的人,不仅仅在学习中能够培养出好的学习方法,更能够树立自身的道德意识,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寿玉.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为核心的高中政治教学分析[J].文理导航(上旬),2016(12):89-90. [2]王明玉.大爱无言 大象无形——谈高中政治课堂的德育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19):66. [3]孙轶群.浅议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3):189. [4]郑楠,刘畅,杨童,李金霞,杨文爽,马鸣扬,刘洋.浅谈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J].生物技术世界,2016(02):25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