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从需要层次理论浅析《孔乙己》的悲剧 |
范文 | 彭玲 摘要:需要层次理论是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来的,他将人的需要层次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层次理论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需要层次理论也为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解读打开了一个新角度。《孔乙己》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丰富意蕴的一篇著作,其中的主人公“孔乙己”更是学者探析的主要对象。根据需要层次理论,来分析外部环境对孔乙己造成的悲剧,并提出相应的教育思考。 关键词:需要层次理论?孔乙己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10-308 一、《孔乙己》简介 《孔乙己》是鲁迅创作的一篇精致短小的小说,但是文章的内涵却是极为丰富的,《孔乙己》创作于1918年,于1919年4月发表于《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收入《呐喊集》,鲁迅的文章因为其艰涩难懂的特点,逐渐减少了其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篇目,但是不管怎么调整删选,《孔乙己》这篇文章从一直是中学语文的常客,可见这篇文章的价值之高和内蕴的丰富。《孔乙己》以孔乙己为主人公,以酒店为场所,以酒店里的酒客为衬托,上演了一场孔乙己的悲剧一生。《孔乙己》这篇文章是有很多读者来对它进行解剖分析,有的读者从孔乙己的脸部变化来剖析孔乙己的悲剧,有的从孔乙己的手着手,还有的以店小二为切入口。受教育学的启发,我将从需要层次理论的角度来剖析孔乙己的悲剧。《孔乙己》写作的背景是五四运动时期,鲁迅一向是对社会和人心的有着非常人的犀利,世人对《孔乙己》的解读也是多种多样的,在这里我主要是从孔乙己需要的缺失以及社会给他造成了哪些需要的缺失来分析。 二、从需要层次理论浅析孔乙己悲剧 (一)温饱的缺失 文中对孔乙己的表述是这样的:他身材很高大;清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从这里可以看出孔乙己的基本的生活保障是没有的,就是说他连最基础的生理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这就为他不被人看重不被人尊重埋下了伏笔。孔乙己是一个读过书的人,但是没有继续进学。他没有继续进学的原因是多样的,但是其中生理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是最根本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解释过,生理需要起着疏导其他种种需要的作用,如果个体的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那么其他需要也就会被无声的淹没,所以他沦落到要讨饭,讨饭来满足他的生理满足,继续进学就成为了泡沫。与孔乙己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酒店里其他酒客,这些看客,他们的生理需求已经得到满足了,他们可以在酒店里买一蝶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生理需要的满足让他们这些看客生出了更多的闲心来议论孔乙己。孔乙己的需要层次得不到满足的原因是什么?从孔乙己的自身来看,他自身的懒惰是一部分,他写得一手好字,却没有把他好好利用下去,竟偷走别人纸笔。再者,社会是一部分,孔乙己满口的之乎者也,是因为他受过科举制度思想的侵害,所以在他的固守的观念中,他就一应该要有一个文化人的姿态。倘若孔乙己的生理需要在当时是得到了满足,孔乙己应该会好好进学吧。 (二)安全的缺失 孔乙己在鲁镇里是没有安全感的。“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又”字和“新”字说明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受伤了,人们对于的脸上的伤疤都习以为常了,由此看见,他在这里的安全的需要是没有得到满足的,至于他脸上食物伤疤的来历酒店里的酒客似乎的明明白白。“我前天亲眼看见你偷了何家的输,吊着打。”一个人被吊着打,生命的安全保障消失殆尽,更可悲的是有人亲眼目睹这样的一个过程,却没有帮他一把,没有为他的生命考虑过,孔乙己多么的悲惨,他自己满足不了安全的需要,社会也没有为他创造安全。最后,他被打折了腿,或许最后死掉了。连孔乙己是死是活,鲁镇里的人都是去猜测的,没有关心过他是否安全,是否还活着。孔乙己在鲁镇就像是一个供人们茶余饭后,取笑的人,没有人能为他的安全考虑。他因为生理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进而安全的需要也被破坏。在这一个层面里,鲁迅在一步步的将看客的心理以及对社会和人心的批判一点点暴露出来。 三、总结 从需要层次来解读孔乙己就会发现孔乙己的一生是多么的可怜。身边的人和社会的凉薄。若是孔乙己的基本的需要层次能够得到满足,鲁镇人能够给予他更多的关心的话,孔乙己应该不会在被打折腿,鲁镇上的人不会连他生死都不知道。鲁镇是悲剧的,但是我们不能让这样的悲剧重演。从需要层次理论看孔乙己的悲剧,我深刻的理解了为什么在教育中要投入更多的爱进去,作为一名新的教师,可能还没有老教师那种洞若观火的能力,不能轻易的发现教育中的问题,不能轻易的观察出孩子的变化。但是我们可以投入更多的爱,让学生的各个层次的需要都不会缺失。家长和老师还有学校都应该更多的去关注的学生的需要的满足。 参考文献 [1]【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钟闻.全国中学特级教师语文教案选[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 [3]安永兴.中学鲁迅作品讲解[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6 [4]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5]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張敏.《孔乙己》的教学解读和教学建议[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5. [7]《语文》(九年级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8]吴宏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以及哲学底蕴[J].哈尔滨市党委学报,2006(02) [9]韩东,魏思雨.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教学分析—以高中语文写作为例[J]中国市场,2016(21):147-148 [10]刘振华,在教学改革中应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0):116-11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