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析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问题及改善方法
范文

    王利元

    摘要: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学习习惯。然而从教学现状来看,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存在诸多不足,影响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中是学生奠定化学学习基础的关键时期,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走出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认知误区和困境,利用一系列新颖的教学策略逐渐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本文中,笔者将结合实例就初中化学兴趣的培养和研究展开讨论。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 问题; 方法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21)-11-088

    初中化学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不仅知识点多,而且原理比较复杂,初中化学教师应当加快教学观念的创新,加强教学模式的变革,注重课堂环境营造和学生心理把握,深入分析学生学习和教学现状,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构建更科学、更高效的化学课堂。

    一、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不科学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意识到了教学创新的重要性,也做出了多种教学探索,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课堂,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一些教师虽然明白创新的意义,也希望创新,但因个人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足,往往只是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组合,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学质量依然没有提高。

    其次,一些教师曲解了“创新”的含义,为创新而创新,只注重课程的新颖性而忽视教学质量,脱离课本知识内容,天南海北四处牵扯,学生虽然课堂热情高涨,但真正学到知识的寥寥无几,久而久之便将化学课堂当作了“故事会”。这种不科学、不合理的创新,背离了教学的根本目的,也难以提升化学教学质量。

    (二)学生学习兴趣难以得到有效激发

    化学属于理科,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一些原理必须通过实验才能得出,需要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从教学现状来看,一些教师过度依赖书本,教学内容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重视学生思维拓展和方法训练,只是“授人以鱼”而非“授人以渔”,使得学生学习兴趣非常低下。还有一些教师重理论轻实践,在教学中往往多从理论着手,教学较为枯燥,使得学生不容易理解,逐渐丧失了学习信心,从而导致化学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二、初中化学教学改善方法

    (一)联系实际,将化学与生活巧妙结合

    俗话说,知识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化学同样如此。学生对某一学科提不起兴趣,有极大的原因是他们认为该学科与生活相距太远,毫无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化学与生活巧妙结合,吸引学生进行学习。

    例如,在教学“氧气的制取”时,教师可以先进行课堂引入:“众所周知,我们呼吸的空气里氧气约占21%。植物同人类一样,细胞呼吸需要消耗氧气,而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又产生氧气;人类的运动通常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病人呼吸急促时医院一般会给病人进行吸氧处理……可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氧气。那么,氧气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是否能在实验室制造出如此珍贵的氧气呢?”因为氧气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学生很容易对这节实验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接着,教师可进行介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在过氧化氢中加入二氧化锰;第二种是加热高锰酸钾,让高锰酸钾分解产生氧气;第三种则是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需要注意的是,在介绍完这些方法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完成这三组实验,以及带领学生检验氧气的性质,从而让学生对氧气的制取,氧气的收集,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一系列内容都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掌握。

    (二)实验教学,让学生动手来激发兴趣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而在创新性化学课堂中,教师需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融入课堂,激发其化学学习兴趣。

    以粗盐的提纯为例。教学时,教师首先需要告诉学生实验的目的,引导学生掌握称量、溶解、沉淀、过滤、蒸发、结晶等基本操作以及实验室其他相关注意事项。接着,教师便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操作,让学生懂得普通过滤和精准过滤的差别,明白除去Ca2+,Mg2+,SO2-4,CO2-3的具体步骤,从而使其在实验过程中获取化学学习的乐趣。

    (三)将实践与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意识

    科学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灵活地进行教学,在多样化的课堂中不断融入科学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真实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化学的神奇,逐渐养成科学思考能力。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课本中的知识需要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实验中进行验证,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明白知识的意义,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与掌握知识,才能让教学发挥最大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教师在教学“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时,需要将学生带领带化学实验室中,给学生介绍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每一样化学仪器的使用方式,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用这种化学装置进行实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理解进行思考,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教师需要在制取二氧化碳时讲述知识点,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稀盐酸与大理石的化学反应。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在实际操作中熟悉化学知识点,将实际观察的结果进行记录。科学专业的实验教学可以拉近学生与化学之间的距离,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独立动手的同时明白每一个步骤的原因,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结语

    为真正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化学原理,提高动手能力,增进对生活的感情,化学教师要加快教育观念的转变,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立足教学条件和学生实际,创新教学模式,优化课程内容,注重化学教学过程中生活素材的应用,加强实验教学,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朱霞. 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 新智慧, 2019, 000(028):P.87-87.

    [2] 赵寿山. 核心素养指引下的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推进策略[J]. 天津教育, 2020, 000(005):87-88.

    [3] 范晓荔. 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 科学咨询, 2020, 000(013):11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13:3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