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架设阅读与写作的桥梁 |
范文 | 范瑞雪 摘要:高中语文一直以来都属于重点教学的一门学科,为今后学生学习更深层次的语文内容奠定了很重要的基础。语文教学对学生构建语文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专业文学素养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并且学生在高中阶段掌握语文学习的文学技巧和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融入人性化、灵活的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读写结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2-024 语文最基本的是要学会阅读,而写作则是实践的操作,学生如果想要写出优美的文章,就必须要有扎实的阅读功底,所以说阅读是写作的基本保障。两者的关系是互相促进,又互相融合的。 一、高中语文阅读与作文结合的意义 高中语文教学中推进读写一体化教学,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读写教学一体化能够提升阅读、写作教学效率。读写一体化教学中,尤其是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理解文本的思想,探究文本的结构,从中提取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吸收知识,增长见识,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文思泉涌、一吐为快的乐趣。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对知识和技巧进行内化迁移,将阅读知识转化为自身的文学素养。读写一体化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素质教育理念背景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语文教学的关键。读写一体化教学中,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于一体,语文活动相互渗透,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发展,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从而实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高中语文阅读与作文结合存在的问题 一是老师意识淡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存在割裂,阅读教学中,老师一般讲解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赏析等,但是缺乏与写作的联系,导致阅读与写作脱节。且阅读教学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流程进行,学生之间仿佛复制粘贴,缺乏灵动性,从而无法进行优秀创作。 二是学生经验匮乏。高中语文学习中,学生大量地进行阅读,阅历丰富,但是在写作时往往感觉下笔难。这与学生学习经验不足相关,学生阅读过程中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不能将阅读中的知识进行沉淀和内化,从而导致阅读流于形式。学生文本阅读的程序化和“浅阅读化”造成阅读和写作不能够相互融合,写作中无法出彩。 三是学生阅读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性,语文阅读教学中偏重于分析讲解式的语文教学模式,老师讲解,学生听。此种教学模式下,导致学生思维简单化,在写作时思维平淡俗套,无新意,导致写出的文章平平淡淡。 三、高中语文阅读与作文结合的策略 (一)加强指导,以读促写 读写一体化教学中,阅读是投入和吸收过程,写作是输出和产出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阅读是获取写作材料和资源的渠道,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应该让位于学生并给予学生指导。阅读过程中把主角让给学生来做,促使学生能够自主理解、欣赏阅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自主地对文本进行解读。在阅读后,老师要及时进行指导,紧扣阅读中传递的信息,加强学生训练,让学生能够明确写作思路和提升写作技能。大量的阅读是优秀写作的基础,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应该积极地向课外阅读拓展,精选课外优秀读物,以此来帮助学生拓展写作思路。阅读指导应该立足于材料,分析材料的修辞方法、结构布局等,力求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让学生能够自行在范例的指导下,自己做出对文本的谋篇布局、美学赏析。 (二)综合提升,以写帮读 写作是借助文字来表达感情、反映客观事物和传递知识的过程。写作是学生对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转化的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包括了采集、构思以及表达三个环节。阅读为采集提供了充足的养料,同时为构思指明方向。表达过程是阅读积累的再酿造过程,写作过程中对阅读内容进行解读,借助语言来抒写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写作是对阅读的深化和提升,老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来实现对文章的深度解读。鲁迅先生的《药》是小说中结构线索巧妙安排的经典作品,学生在仿写过程中能够对阅读文本进行再解读,在写作过程感悟阅读材料结构的严谨性,以及小说中人物形象的鲜活性,从而更深一层地领悟作者的情感,实现阅读的深化。 (三)感悟文本,吸收精神 精神是文章的核心和命脉,阅读能够给予学生强烈的感染,使学生心里感到触动,从而下笔如有神。读写一体化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着重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精神和内涵,在情感强烈的文本阅读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学生对文本进行思考、体验和感悟,从而获取情感体验。艾青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抒发了强烈而深沉的感情,有对大堰河浓烈深沉的怀念感恩,也有对时代背景的沉痛感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深入地理解文本内涵和思想,在此基础上进行写作和创作,写出的文章是有内涵和有深度的。 (四)创新方法,拓展延伸 读写一体化教学中重点在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老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读写一体化教学重点在于学生的自主理解和感悟,为此,老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将课堂归还给学生。阅读写作教学中可以创新性地使用剧本创编、故事想象等途径,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剧本创编、故事想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原有文章进行深度解读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想象和联想,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得到发展。例如,在学习《老人与海》时,可以就“老人桑迪亚哥独自出海”进行续写,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发挥想象力,给桑迪亚哥设计一个结果。创新教法在课堂中的使用,既完成了阅读、写作教学任务,同时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对学生读写结合的训练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应该掌握的基本要求,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具有很重要的奠基作用。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阅读方式进行正确的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在阅读完一本书后及时地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这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效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写作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并且也应该加强读写结合的课外延伸,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素养,真正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马建德.读写结合,高效整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写作资源的挖掘与生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5):8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