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初中语文名著导读课教学 |
范文 | 崔洪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国家对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核心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中学语文教学当中,名著阅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扩充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多方面的提升与进步,因此教师一定要加强名著导读。本文针对名著导读教学,介绍了几点引发学生兴趣的导读策略,同时讲述了科学的导学方法,以此来提高中学语文名著导读效率,希望能够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导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2-032 1名著导读的意义和价值 名著对于现在的中学生并不陌生,然而大部分的学生对于名著的概念,只是单纯觉得名著是由著名的文学作家写出来的作品。对其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实际上并不了解,因此虽然知道很多名著的名字却没能认真的去阅读。究其原因是学生对名著没有认知也没有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务必要加强对学生名著阅读意义和价值的引导教育。无论是国内的名著还是国外的名著,都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名著之所以能够被广大学者所接受和喜爱,是因为在名著当中蕴含着许多名人的思想哲学,富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以至于越读越有味道,越品越能感受其中的文学魅力。通过名著导读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其中蕴含的丰富的内涵,知识也能够得到不断的增长,对国内外的文化思想都会有初步的涉猎,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综合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学名著导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一定要格外重视并且做出科学正确的引导,让名著能够成为每一个中学生提升自身素养的重要工具。 2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中的问题 2.1名著导读教学具有随意性 在初中名著導读教学中,教师缺乏充分的实践教学经验,能够参考的资源比较少,在组织名著导读活动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不可控制的因素。中考大纲将名著阅读作为必考的项目,在这一背景下,初中学校都提高了对名著导读教学的重视,但大部分学校并未对名著导读的内容、课时和进度作出明确的安排,初中语文教师只能按照语文课程的实施情况随机应变,因此名著导读教学具有较强的随意性,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教师感觉教学时间比较紧张,所以很少开展名著导读活动;在开学的时候为学生布置了名著阅读的任务,但没有开展后续的活动,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也没有过问,导致名著导读效果得不到保障;没有提前制定名著导读的教学计划,活动目标不明确;为学生播放了一些名著改编的影视片段,但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与思考,起到的效果比较有限;有的教师认为名著导读在中考所占分数不多,因此没有必要花费太多的课堂时间。总而言之,当前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缺乏统一的教学标准,主要由教师自主实施,以至于教学过程具有随意性。 2.2学生对于名著阅读缺乏兴趣 在名著导读教学中,教师仅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才是确保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然而,目前初中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普遍不高。一方面,名著虽然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教育价值,但对于初中生来说理解难度较高,阅读过程的趣味性不足,学生无法充分地认识到名著的价值,也就难以产生阅读的兴趣。另一方面,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能够接触到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如游戏、漫画、网络小说、影视剧等,这些资源的娱乐性比较高,对于初中生的吸引力很强,许多学生在课余时间宁愿选择打游戏、看漫画,也不愿意阅读经典名著。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是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3优化初中语文名著导读课教学的策略 3.1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通过多媒体在语文名著导读教学中的应用,使教学手段呈现多样化。通过声音、视频、影视等多方面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阅读名著当中,使名著导读课的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在对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写的《昆虫记》这部名著进行名著导读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昆虫总动员》的电影,让学生看到被拟人化的昆虫们是如何生活的,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对昆虫有了新的认识,并且视频中的昆虫都被设计得非常可爱,学生们看后都非常喜欢,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想要深入了解昆虫的世界,有效激发了学生阅读《昆虫记》的欲望,此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昆虫记》将会更加包罗万象,里面蕴含着一个宏大的昆虫世界,趣味横生,以此进一步调动学生的“胃口”,让学生迫不及待想要阅读,进而有效提高名著导读效率。在名著导读课中还可以开展辩论会,有效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首先为了在辩论中获得胜利,学生一定会为此做好充分准备,进而有效增强学生对名著知识的更全面掌握,例如,围绕《西游记》开展辩论,学生会详细了解书中人物、事件、人物关系、作者简介等,在辩论会中,通过激烈的辩论,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知识积累,同时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3.2强化阅读评价工作 教师可以举办成果展示会,展示名著阅读记录卡片,对记录卡片数量较多和质量杰出的同学予以表扬,并授予“名著阅读之星”称号;还可以定期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如名著诵读比赛,名著故事大比拼,名著知识竞赛等。组织年级学生参加比赛,评选优秀选手,学校给予表彰。获得表彰的同学有了成就感,更爱阅读,同时也是对其他同学的榜样带动。教师还可以通过名著导读课开展阅读成果交流会,分享好句好段、主题内容、人物及其精神品质等。通过这样的交流分享,不仅使每个学生在分享中都能得到知识的提升,同时也使阅读者有一种阅读的快乐,成功的满足。还可举办名著阅读成果展,如墙报、手抄报、读书笔记等展览。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相信中学名著导读课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合理利用积极因素,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科学的引导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阅读习惯,方法得当,长期坚持,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名著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仇红梅.信息时代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新智慧,2021(01):105-106. [2]丁剑平.任务驱动下的初中名著阅读命题策略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2021(02):82-8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