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提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
范文 | 刘海燕 【摘 要】对于初中生而言,化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只有教师采用优良的教学法才能促进学生高效地学习化学。在下文中,笔者将基于初中化学教学工作,重点论述实验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法 运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3-127 一、 引言 由于化学是初中阶段开设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很多学生都对化学较为陌生,很多学生在之前并没有接触过和化学相关的知识,针对这种情况,要想提高教学效率,每一位化学教师都应该不断探寻优良的教学法用以教学。当然,教师也不能盲目选用教学法,而应该根据学科特点以及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用,这样才能体现教学的意义,同时才能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实验教学法进行教学。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浅议采用實验教学法教学初中化学的益处以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二、 化学教学中应用趣味实验积极作用 (一)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教学中实验有着重要地位,不仅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还是培养兴趣的主要手段。 趣味化学实验应用,让知识性与趣味性有效结合,能够最大限度活跃课堂气氛,激起探究欲,从而促使学生在参与中增强对化学知识认知,明确其本质,除了可让化学教学质量提升,还能确保学生化学综合素养的发展。趣味化学实验易于操作,而且十分有趣,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有很强的吸引力,不用督促学生就会自觉投入相互之间交流。 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下完成实验,探寻实验原理,从而达到深度学习目的,并且能使其产生持久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促进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的发展,提高化学综合学习能力。 (二)促使深入探究 化学教学中运用趣味实验,学生会被神奇和有趣实验所吸引,认真观察和积极参与,期间直接获取知识,积累实践经验。 除此之外,趣味化学实验应用还能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不断进行探索,在过程中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这类实验好处在于,可让学生从表象去认识本质,从而真正掌握化学知识,更好利用其解决问题,并做到举一反三。 初中化学中有一些内容枯燥且难懂,利用趣味性实验可化抽象为形象,且能与生活有效结合,学生可认识到化学价值,以及更快更好理解知识,从中获取成就感,进一步提升科学探究兴趣。 三、 化学教学中运用趣味实验现状与问题 初中化学课堂中实验教学还有很多问题,首先,表现在一些教师忽视实验,未能意识到化学实验价值和重要性。 教学中利用所有时间传授知识,认为实验耗时太长,有些实验直接省略,或者是简单讲解一下实验。 这样实验教学无法让学生感受到实验乐趣,体会不到学科魅力,影响学习积极性,还会导致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不足,使得化学教学过于低效。 化学课堂中牵扯到实验部分,要求必须成功,秉持的是严肃认真态度,却忽略了趣味性。 这样的实验教学会扼杀学生参与和动手的热情,整个过程过于压抑,不能有效激发创新思维,制约了学科创造力的提升。 其次,趣味化学实验基础建设还不完善,一些实验会因为缺少仪器而被搁置。 教师趣味性实验的设计和改造能力有待提高,在课堂中很少开展趣味实验,或者是实验内容太过落后,无法引起兴趣。 化学实验中为了预防危险出现,部分教师经常让学生观看实验,省略掉操作环节,使其无法从实验中乐趣,也会影响到实践能力提升。 四、 化学教学中应用趣味实验的有效策略 (一)更新实验教学理念 初中化学课中要有效应用趣味实验,必须更新教学观念。 首先,要认识到趣味实验重要性和应用价值,然后将通过实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其次,趣味化学实验应用应以学生为中心,也就是说实验的主体是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充分调动参与积极性,使其在启发和引导下自主思考、探究、创新,从而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最后,趣味性实验目的要明确,避免形式主义,应借助于这类实验促进既定教学目标的落实。 这类化学实验需要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合起来,利用趣味性活跃气氛,增强实验吸引力,促使学生参与探索、交流、思考等,在过程中理解实验所反映的本质,体验中吸取经验,构建知识体系,实现多种能力和多元思维发展。以制取二氧化碳为例,可采用不同的物质制取,为了让其能够形成直观感受,可设计趣味实验。 准备一个试管架,在上面放上 4 个实验要用的试管,在一个试管中直接加入浓硫酸,另外两个试管内加入石灰石,然后分别滴入稀硫酸和稀盐酸,最后一个试管内加入碳酸钙,滴入稀盐酸。 这个过程可让学生操作,要求其认真观察,看看试管内发生哪些神奇变化,并结合所学进行思考。 学生在此期间不仅能掌握运用不同物质制取二氧化碳的不同现象以及反应激烈程度,掌握这部分知识,同时还能体会到前所未有的乐趣,从而形成实验自主性与探究兴趣。 (二)善于优化和创新实验 初中化学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实验,组织学生进行操作,还要提高实验优化与创新能力,通过设计和改造实验增强新鲜感,从而获取意想不到的实验效果。化学课如果按部就班进行实验,完全按照教材操作,无法激发学习热情。 故而,教师应在编写教案的时候,认真分析和研究教学内容,重新审视实验部分,对其完善,从而达到想要的实验效果。 创新实验还要在满足科学性和严谨性以外,融入趣味性,增强实验吸引力,使学生主动投入,产生探究意识,从而在亲身体验中理解实验,掌握知识并形成浓厚兴趣。以水沸腾这个部分为例,实验非常简单,也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的现象。 为了让实验更具有趣味性,实际操作中准备一个试管,在里面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用夹子将其夹住,点燃酒精灯,将其放在上方加热。 紧接着要把试管贴近黑板,学生就能看到水沸腾所产生的白雾,一段时间后还会有小水珠。 实验充满乐趣,学生参与兴致高,并且能明白和了解水蒸气遇冷会液化,认知体系会不断拓展和完善。 总而言之,实验教学法是一种适合教学初中化学的教学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实验教学法简化教学过程以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强. 刍议初中学生化学实验兴趣的培养 [J]. 教育,2016,000(007):00237. [2]张新红.谈初中化学实验观察能力与操作技能的培养[J].数码设计,2019,008(011):12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