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析小学体育趣味教学
范文

    杨淑娟

    摘要: 小学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兴奋占优势,抑制过程微弱,意志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能力较差;体育课又多在室外进行,学生往往经受不住外界条件的干扰,注意力不易集中。可以通过趣味体育教学实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把游戏引入课堂,让体育课堂活跃起来。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有浓厚的兴趣,培养和利用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并合理运用到教学中,会使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 趣味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3-290

    趣味教育,要求使教育趣味化、增强教育的趣味性。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趣味教育,可以使小学生充分体会体育运动之魅力,进而逐步形成运动锻炼的良好习惯,拥有强健体魄,为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其他科目的学习奠定稳固的基础。基于此,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开展体育教学实践的相关经验,分析小学体育教学运用趣味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并探讨运用趣味教育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水平的策略。

    1、激发运动兴趣,体验运动快乐

    体育活动可以帮助提高心肺功能促进骨骼肌健康。但越胖的学生越不喜欢体育课,因为上体育课要消耗大量的体力,所以越胖的学生越觉得上体育课累。如何让体育课变得更有趣,让学生爱上体育,这是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问题。儿童的心理特点是爱玩、好奇心强,但是忍耐性差。特别是传统的以“跑、跳、投”竞技体育为内容的教学模式,枯燥无味,容易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抵触情绪,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变换锻炼方法和内容。可以充分运用新器材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购置些价廉物美的小型运动器材,比如“呼啦圈”“溜溜球”等,和学生一起玩,既可以丰富运动内容,又可以进一步激发肥胖学生参加运动的热情。除此以外,可以经常变换练习方法,使学生对运动产生强烈的兴趣。比如,可以将跑步练习变成行进间高抬腿跑、变速跑、追逐跑,或是计时跑等,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学习多种锻炼方法,又可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2、对个别教材的内容或方法进行优化,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传统体育教学内容枯燥,压抑学生的兴趣,容易使学生厌倦体育课堂。因此,教师要对部分教材内容进行适当优化,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符合的教学内容,通过合理的创编和科学的安排,推出一些游戏性、竞争性强的学习内容,采用能使学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对同一教材内容的教学,要因课时不同,适当改变组织教学的方法,避免枯燥重复性教学。在体育课中,同一教材内容在不同课时中重复练习的难度要求是不一致的。比如,一年级投掷教材第一次课的要求是教会学生投掷方法,第二次课则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投掷方法,通过多次的重复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投掷方法等,每一次重复练习的难度都有所提高。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对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如果每次都采用同样的组织教学方法,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无味而注意力分散。因此,对于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教师要适当改变组织教学方法,使同一教材的不同课时的教学不是简单的重复累加,而是不断出现新的方式和内容,这样让每节课都有新鲜内容,从而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投掷的训练,可采用“投手榴弹”一类趣味性游戏或竞赛等教学方法组织教学。第一课时可以采用“限定时间看谁投得多”的小游戏,让学生初步掌握投掷方法,第二课时可采用“设置目标看谁投得准”的游戏,让学生在反复投掷中掌握投掷要领,让同一教材的教学变得多样,学生注意力不易分散,学生学习的兴趣高,在愉快中完成学习任务。

    三、情境教学

    围绕教学内容,创设相应情境。情境创设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趣味教育方法,通过创设以教学内容为主题的情节,教师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体验得到改善,帮助学生开拓体育视野并获得身临其境般的感受,使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印象更加生动直观。创设趣味体育情境主要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一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视频,在多媒体音视频的帮助下,丰富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知,从而完成情境创设;二是,借助体育器材,向学生展示生活中与体育活动相关的场景,以此使学生感受体育的生活气息,完成情境创设。通过创设趣味性、真实性的情境,教师可以使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进入体育学习状态。

    四、游戏教学:

    利用体育游戏,培养学生兴趣。游戏是符合小学生认知能力和心智特点的趣味体育教育方式,合理利用游戏,单调重复的体育动作将不再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是变得妙趣横生起来。运用游戏的方式组织体育教学,要求教师结合体育和游戏的特点设计体育游戏。教师应认识到体育游戏并不是体育和游戏的简单相加,而是两者的深度融合,其中体育是内容,游戏則是外在表现形式。此外,体育游戏设计还必须遵循安全至上原则,必须保证学生在游戏参与过程中的安全。

    五、拓展训练

    引入拓展项目,促进全面发展。拓展训练是指传统体育教学项目(田径、足球、篮球等)之外的体育运动项目,主要包括登山、徒步、定向越野等多样形式。通过将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之中,教师能够有效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为学生提供更多运动参与选择,切实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有效应用拓展训练,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地了解拓展训练的相关内容和开展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拓展训练项目,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拓展训练对于增强体育教学趣味性、培养学生形成体育学习兴趣的积极促进作用。

    小学生天性活泼,喜欢新鲜有趣的东西。游戏更是他们的天性,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在游戏中得到的。因此,体育教学也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把趣味体育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其中得到锻炼和提升,注重激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进行体育运动的欲望,使学生对体育运动形成积极的情感,感受到体育给身心带来的愉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付伟华. 小学体育趣味教学之我见[J]. 学周刊, 2012(28):57-57.

    [2] 仲红红. 小学体育趣味教学法的分析探讨[J]. 学苑教育, 2013(5):75-75.

    [3] 吴其宏. 小学体育趣味教学法的有效实施[J]. 基础教育研究, 2015, 000(014):76-7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19:4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