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策略探析 |
范文 | 郑玲 摘要: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巧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高习作教学的有效性,意味着他们不只是在教育方式上迈出了跨越性的脚步,更是表现出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路。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从明确习作教学开展目标入手,积极学习先进正确的教育理念,灵活运用高效的习作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手段;习作教学;习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3-377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课堂上的习作教学发生着变化。语文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探索“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乐学”“爱学”。语文教师针对学生进行习作教学时,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优化习作教学,能提高习作教学的成效。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生进行作文写作的驱动力,学生只有对作文写作保持持续的兴趣,才会拥有创作的欲望,具备创作的动力,变被动作文学习为主动作文创作。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教学,让学生根据阅读材料展开写作能解决无法写作的问题,学生掌握阅读中的写作技巧进行作文的构架与布局能降低学生对作文写作的恐惧感,降低写作难度。 比如,语文教师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搜集学生感兴趣的写作材料,让学生围绕“家乡的风俗”的主题展开写作前,设置前置作业让学生阅读教师提供的有关家乡风俗的学习材料,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形成初步的写作思路。接着,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家乡风俗的视频画面,让声画结合的影视画面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随后,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交流自己参加某次家乡风俗时的感受和体会,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启发思维,为写作做好铺垫。为了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提高写作的兴趣,语文教师还可以选择中秋、端午佳节,开展各种有趣的制作月饼、制作粽子、猜灯谜等传统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调动热情,培养良好写作习惯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开展过程中,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习作热情是增强他们写作意识、培养他们良好写作习惯的必要前提。为了让学生真正热爱习作活动,教师必须巧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展开续写和仿写,从而收获习作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祖父的园子》一课时,笔者发现许多学生都被这篇课文中作者所记叙的童年快乐生活所吸引,当他们学完文章后,还兴致勃勃地讨论着情节内容,整个课堂氛围显得自由快活。因此,笔者趁势设计了续写活动,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你对《祖父的园子》里的故事情节有什么感想?(2)如果你是童年的“我”,你还会记录园子里的哪些景物呢?目的是调动起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续写热情,使他们对写作活动产生兴趣。此时,学生热情讨论着自己的想法,如有的会续写“我”在梦里所遇到的美好景物,也有的会写睡醒时已是傍晚,“我”身边围绕着许多萤火虫。如此,他们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到文章中,也在积极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对续写活动产生了强烈的兴趣。通过这种新颖的习作教学形式,学生的写作兴趣得以激发,这不仅有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内在潜能,也促进了习作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情境创设,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表现方式,人类的思维成果是靠语言的帮助得以巩固发展和传递的,因此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课堂上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设定一些生动的情境,调动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笔者执教“小小‘动物园”时,在祥太妹妹与某种动物的共性这一环节中,通过提出问题设定情境:“妹妹还有哪个特点像兔子?”引导学生发现妹妹爱听别人说话这一特点。但是在绘本故事中,这段描写妹妹的话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太简单了,我便鼓励学生把这段话写生动、写具体。通过课本词句段运用中的两组句子发现反复列举不同情景,更能突出人物的特点。按照这一方法,出示文字支架:她竖起耳朵听……她竖起耳朵听……她还竖起耳朵听……引导学生补充句子,自由表达,把妹妹爱听别人说话这一特点写具体、写生动。在交流妹妹高兴时,会施展“黏人功”这一部分,老师与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老师当姐姐、学生当妹妹,通过生活再现情境,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小细节,抓住妹妹的语言、动作、神态来描写妹妹,就能把妹妹写得更加生动。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创设情境的作文教学不仅是为了写出华美的文字,还能让孩子回到真实而有意义的生活中来。从孩子的内心出发,让他们说自己的话,说出内心真实的话,学会表达真实的生活、真实的自我,从而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调发展。教育实践表明,情境作文教学既利于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打开作文门户的“金钥匙”。 四、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 任何人都不能随随便便成功,作文寫作也是如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养成随手摘抄好词好句的习惯;在日常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养成随手练笔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随手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记录下来,为写作随时积累素材的好习惯;在学生完成一篇习作之后,对自己习作进行自评和互评,养成随时反思随时评改的好习惯。学生之所以感觉在写作时无从下笔,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养成积累写作素材的好习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优化写作教学的方式,不仅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写作方法的指导,还要在让学生在课下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比如,语文教师让学生每周寻找生活中的三件小事记录下来,形成写日记的习惯,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意识。 结语 总之,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积极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反复观察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制定符合学情的教学策略,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作文创作,提升语文素养。另外,语文教师还要在课下跟其他语文教师交流教学经验,虚心请教他人以优化作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肖梅连.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学生实践的探索[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12). [2]刘定伟.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01):89-9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