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
范文 | 宋波 摘要:小学数学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都很强,在进行小学数学授课时有效利用思维导图法提升教学实效显得格外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知识框架,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进而极大地提升小学数学学习质量。本文基于我的实践教学经验分别从三个方面论述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教学;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3-388 一、思维导图的特点及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提及思维导图,许多人会觉得很高深, 那到底什么是思维导图呢?思维导图俗称心智图(Mind Map),又称脑图、心智地图、脑力激荡图、思维导图、灵感触发图、概念地图、树状图、树枝图或思维地图,是一种图像式思维的工具以及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辅助工具来表达思维的工具。 所以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大胆引入了思维导图,让孩子们在复习阶段尝试用思维导图对单元知识进行归纳,由于制作思维导图需要孩子们具有很强的归纳概括能力和对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深刻的认识,孩子们制作的思维导图还显稚嫩,但是很多孩子制作的思维导图仍然表现出让人惊讶的潜力。我从三年级开始,就开始培养他们利用思维导图对单元知识进行整理复习的习惯,孩子们的思维导图从青涩到后期的系统完整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思维导图对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有序思考能力的促进和提升。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实际效果。 (一)利用思维导图优化知识结构,使教学更加严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比如,在进行“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授课中,课程中涉及不同形式的口算乘法、笔算乘法及其应用,还有常见的数量关系。但由于的知识点较多,教师出示的例题也相应增多,致使部分学生理解上有一定困难。教师在讲完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后,可利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进行总结,给学生直观、全面的知识展示,提高学生对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算理的理解能力,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方法。 (二)利用思维导图突破概念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自主认知能力和辨析能力。 比如,在进行“认识多边形”的学习中,本节课涵盖较多四边形,有: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小学生在一节课中要认清这么多的新图形,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师可以边画边告知学生该图形的名称,再将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进行导图设计,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每种图形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多边形的概念和联系,提高学生自主认知和辨析能力。 (三)通过单元复习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比如,在进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复习课学习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点较多,彼此之间相互交叉的知识点也很多,学生掌握起来有很大难度,容易出现混淆现象。尤其是求面积和体积等问题,学生经常在求面积时用体积公式,或者是求体积时用面积公式,造成实际运用时不得要领。教师在复习时可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法进行复习,为学生梳理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关知识点。这样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自己梳理每一个单元的知识点,提高学生解决实践问题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以便在解决问题时得心应手。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实际案例以及重要性。 通过三年的实践教学研究,我发现思维导图可以用于课前预习、板书设计、课后总结、单元整理复习、总复习等各个环节的教学。 案例: 1.巧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整理和板书设计。 教师可运用思维导图对全册教材进行书目整理,设计提纲式思维导图。这样的导图可以在学期开始时给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方向,既是为学习新知做准备,又能在期末复习时进行双向整合,给学生和老师都带来了帮助。 在板书设计时,教师可以用彩色粉笔勾勒“思维导图”,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画,边讲边展示在黑板上,最终学生以知识块的形式保留在大脑中,便于学生参考、复习、记忆。 2.巧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整理。 在复习时采用思维导图精心备课可以让课堂更主动,知识脉络的清晰有助于教师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每节课的内容多是零散的,理解难免有些片面,容易导致记忆的混乱和理解的不深刻,如何避免? 利用思维导图对学完的整节课进行总结,是避免这种情形的有效办法。 3.巧用思维导图提高笔记效率。 思维导图在发明之初被用于记笔记,是一种使左右脑同时工作的全脑思维工具。它借助简单的词汇、线条、颜色、符号、图像来表达信息之间的联系;记的过程简单、快速,但却能及时记录重要信息及其之间的关系,容易理解与记忆。 4.巧用思维导图解决数学问题。 运用思维导图构设思路,能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有效信息加工,深化知识理解,有效把握信息的系统性与相关信息之间的联系。在知识构建上,通过图示解释更为明确地构建知识。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使学生对课堂材料进行深加工,形成一定的思路,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总之,基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抽象思维能力,运用思维导图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施,可以很好地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综上各方面都体现了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小学数学教师更应结合教学实际,设计更科学实用的思维导图,做到简单易懂,力求学生能够自己应用思维导图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袁学新.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思维导图的分析探讨[J].教师,2011(14):21。 【2】张艳 例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4,(34)。 【3】李俊杰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J].神州,2017,(12),111。 【4】何宇敏.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