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
范文

    张莉蓉

    摘要:生活化教学法是当下一种新兴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法主要重视的是生活与学科知识的结合,能够将知识展现的更为生动,使得学生更好地接触知识,更积极学习知识,并更好地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非常贴近生活的教学科目。它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身、认识自身的价值。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4-354

    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中学生所接受到的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初中阶段重要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极高。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为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平台。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生活中进行学习的探索,从生活中获取知识灵感,最终使学科知识在生活教学中得到升华。

    1、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道德与法治》课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教给学生们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法律常识,通过学习,可以很好地了解我们的社会和国家的运行。这对于心理发育关键期的初中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课本中涉及的多是理论化的内容,和实际生活存在距离,给学生领悟其精神内涵带来影响。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的生活化教学很有必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生活化的理解不够深入,仅仅是在课堂教学中讲到某点内容时,简单地联系下生活中的事件,对生活化的教学目标理解不深,贯彻得不够彻底,造成学生对该教学内容无法融会贯通。再者,教师对生活化资源的挖掘不足,法治与道德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校缺乏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教学设施和资源,使生活化教学的开展受到限制。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学校,教师存在知识面窄、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使这本课程显得枯燥乏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策略

    1.构建生活化内容体系

    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无论何种教学模式都需要建立在教学内容上。因此,唯有构建生活化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体系,才能确保生活化教学模式顺利实施。大千世界,百态生活,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其完全可以被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引用。基于此,教师需要深入分析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围绕生活化教学目标,积极引入生活案例,丰富德育内容,从而让初中生了解生活与思想紧密相连、同气连枝。如讲解法律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选取学生熟悉的案例,也可以选择社会上的热点话题,引导学生从法律视角予以分析,以此幫助初中生建构法律观念,认识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再如,讲解“独立”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如一部分住校生自己照顾生活起居等,引导初中学生认识到自理是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思想品质。通过生活案例的引入,不仅可以消除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枯燥性,同时利于学生深入体会理论内涵,循序渐进地养成正确价值观体系,成为新时代的合格人才。

    2.深化学生课堂理解

    我们在平时想要对一件事情有更深刻的理解,最关键的就是这件事情能够打动我们的内心,使我们自觉地想向它的深处去挖掘。学生在课堂中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教师的讲解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但这只是一部分,同样学生自身也有很大的学习问题。而教师想去通过改变自己去深化学生课堂中的知识理解,就应当用生活化教学,通过丰富的知识内容,直击学生的内心情况,使学生自己从心里想要去追求更高层的法制知识。

    例如,我在讲解“自由平等的追求”这篇课文的时候,在这节课我要着重向学生讲解每个人都是自由的这种意识。在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有性别歧视、民族歧视、地域歧视等不良思想,但没有人能够左右别人的思想,所以要想改善这种情况,教师就要从学生小的时候开始培养。对于我来说,我会使用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在班级里快乐地学习并且交到各种性格的好朋友,以此来预防学生出现歧视的心理。

    3.借助生活实践分析教学知识

    道德与法治课程以理论知识居多,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无聊。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体现教学的趣味性。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应用学习过的知识,还能够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类似事件时不慌张。但是,开展这样的综合性课程,需要教师大量收集教学素材,记录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件,并且分析与这一事件相关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在收集了一定数量的教学素材之后,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来进行分析。例如,在一次月考之后,班级里有位同学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成绩,其他同学在向他“取经”的时候却遭到了拒绝。这就是这位同学没有理清楚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入手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白,一个班集体的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互相促进,在成就自己的同时,获得其他同学的欣赏和认可,取长补短,携手共进,为自己、为其他同学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就是学习的“双赢原则”。

    4.完善生活化的教学评价

    在教学后及时进行评价时教学环节中的一个关键性步骤,在其中加入生活化的评价因素对课程教学的生活化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通过评价体系可以让教师更加清晰明了的得到教学过程和环节的反馈,教师就可以根据得到的评价不断地进行教学方式优化升级,逐渐增加教学内容,还能够有针对性的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改进。那么如何完善生活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呢?首先需要结合师生两方面的评价,这是因为生活化的教学课堂中不仅仅只有教师这一个主体,更多的还是学生占据主导地位,所以这二者在评价体系中缺一不可;另外,评价中使用的语言体系也应该更加贴近生活,而不是使用一些书面化的晦涩词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当将鼓励和肯定放在主要位置上,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息和积极性。

    3、总结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是培养初中生具有正确的思想品德,是较为感性的学科,因此,想要实现生活化的教学,就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作为视角去探究及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让学生起到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使初中生通过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升华其道德品行,从而使初中生能够从容的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媛.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合肥:合肥师范学院,2018.

    [2]齐笑蕾.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D].天水师范学院,201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2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