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项目学习法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探析
范文

    高杰秀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推进,项目学习法逐渐被应用到初中化学课堂中,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与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形成良好的探究能力,因此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对项目学习法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讨,意见仅供参考。

    关键词:项目学习法;初中化学;学习兴趣;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8-

    引言

    项目式学习法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强化知识,磨炼技能。教师要协调好日常教学与项目式教学之间的关系,将项目式学习法合理地应用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全面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一、明确项目学习法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可指导初中化学课堂项目学习法的具体实施过程,目标应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全面关注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水平,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确保项目学习法教学目标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一)重视激趣

    初中化学项目学习法教学目标应以激趣为主,使 学生在项目驱动下进行初步探究学习活动,逐渐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通过对项目的分析、处理与加工,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能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形成良好的学习内驱力。

    (二)循序渐进

    初中化学项目学习法教学目标应循序渐进,培养学生项目探究能力。初中化学具有丰富的探究学习内容,但是因为学生刚接触化学知识,探究意识与能力尚未得到系统化培养,因此项目学习法教学目标在设计时不可操之过急。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师在初始阶段应设计较容易的项目,如“探究蜡烛燃烧” 与“探究人气吸入与呼出的气体”等,这些既是学生所熟知的事物,同时观察操作简单,学生易于在项目学习活动后得出结论。当学生具备一定的项目探究能力后,再适当设计具有难度的项目。

    (三)全面分析

    初中化学项目学习法教学目标应全面分析学生, 使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相互作用获得发展与进步。在设计时应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经验,积极探究解决项目问题,在课前,教师可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及测试等形式,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水平,有助于实现课堂目标。

    二、结合教学实践,确立有价值的项目

    项目的合理选择与确立是开展项目式学习的前提, 教师在选择研究项目的时候要以课程标准、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教学内容为基准。项目的选择不必拘泥于教材,可以是学生身边的常见问题、社会性议题或者社会热点。在敲定议题的时候,教师要从多方面考虑保证议题的可行性,比如说议题是否涵盖核心知识点、是否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等。举例来说,在讲解“硫氮化合物”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如果直接选择硫酸生产或者硝酸生产等工业问题,那么学生动手操作和自主研究的空间显然很小,而且现实意义不大。如果结合教材中“化学与环境 保护”的内容,将“酸雨的研究”作为研究议题,那么显然学生的研究空间和研究意义就会更大,既结合了教材内容,又满足了课程标准中关于“基于元素认识物质性质 实现转化的核心观念和关键能力”的要求。与此同时, 学生对于“酸雨”这一话题也相对熟悉,在研究过程中能产生更大的动力,参与性、积极性也会更强。

    三、项目情境创设手段

    初中化学具有许多生活化的实验,所以教师可积极创设实验情境,引发学生对项目的探究欲望,通过项目学习掌握化学本质特点及反应原理等知识。例如: 在教学“有机合成材料”时,教师可创设“区分真假羊毛”实验,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急于了解两 种材料燃烧后的特性,进而为探究有机合成材料性质的项目做好铺垫。教师还可结合文字材料创设项目情境,如真实的新闻事件,具有详实与信息量大的优点,这些都可作为项目情境创设素材,然后通过文字的形式呈現给学生。例如:在教学“燃烧与灭火”时,教师便可向学生展示有关失火的新闻事件,引导学生通过对各种事件的比较分析,初步感受燃烧的危害及燃烧灭火的原理等知识,然后再以“燃烧与灭火”为核心进行项目学习活动。教师应善于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创设项目情境。多媒体具有诸多优点,如它可以将化学家的探究实验直观地呈现出来,这是其他情境创设手段所不可代替的。学生通过感受化学实验过程,了解化学家的思想与探究方法,然后再提出本节课的项目学习要求,使学生积极地投入课堂学习活动中。

    四、合理规划课时,融入常规教学内容

    在带领学生完成项目的时候,教师要保证协调好与常规授课之间的关系,对每个具体的任务和问题进行详细的课时划分和安排。教师可以将拟研究项目中的内容与常规教学内容做比对,尽可能将常规教学内容纳入研究项目中,以保证整体教学进度不受影响,确实无法融入的知识点可以再单独讲解。在完成课时规划之后要严格落实,保证整个项目研究的质量和效率。教师要格外注意做好课上任务和课下任务的区分和统筹,需要教师指导的核心内容要尽可能调整在课上,前期准备和作业性质的任务留给学生在课下完成。除此之外,教师要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和评价工具,对学生在每个课时中的表现给予肯定或者批评指正,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注意过程性评价与阶段性成果评价相结合,发挥以评价促发展的重要作用。学生要根据教师的评价记录表进行总结反思,为接下来的继续研究奠定基础。

    五、加强评价体系的系统性建设

    项目展示和评价是项目式学习的最后环节,但是对于整体研究学习的效果有着重要的价值。各个小组完成了探究之后,必须对研究的结果进行梳理总结,形成文字报告、图文合集或者其他形式的最终成果。在项目成果展示环节,小组成员要进行完整的论述,将本组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亮点分享,各个小组之间形成互相促进、相互借鉴的良好氛围。教师要根据成果的最终质量、小组成员的过程表现以及答辩表现进行评分,最终评选出优秀的个人以及优秀的集体。在完成最终评价之后,教师要对项目研究生成的所有内容进行梳理存档,为以后继续研究学习积累资料和经验。

    结语

    综上所述,项目学习法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既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究欲望,还能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出项目学习法的价值,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维. 基于融合式教学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研究[J]. 考试周刊,2020.

    [2]邓志昶. 初中化学研究性学习课堂的建立[J]. 新课程学习,201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5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