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化渗透策略
范文

    白德胜

    摘要: 传统文化的渗透能让学生思想变得更加成熟,渐渐形成良好思维品质。在这样的背景下,要立足核心素养,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本文立足于初中语文教学角度,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化渗透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初中语文;文化渗透;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0-150

    引言

    核心素养导向下,重拾传统文化,积极传播文学艺术、语言文字、风俗礼仪、道德价值等,不仅能完善学生人格品德,也有助于提高他们人文素养,让他们受到好的熏陶,慢慢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时,积极渗透传统文化,利于丰富语文课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语言知识视野。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化渗透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1.有助于学生建立高尚的道德品质

    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其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有关道德的大量信息。“仁”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仁者,爱人也。”一句就说明了要成为仁者,要关爱自己的亲人、朋友以及全社会的人。这些都反映着高尚的道德因素,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行为的形成。但是近年来,由于过于重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得社会上一些道德低下的现象发生,比如,老人跌倒没人敢上前搀扶,搀扶跌倒老人后反被讹、被告等各种事件。初中生从小学时期过度过来,属于比较好树立良好道德素质的关键时期,因此结合语文教学中的古文教学,便可以帮助学生建立高尚的道德观,提高他们的社会公德心。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等都是先人留下的宝贵财富,虽然年代久远,但是至今仍然有很强的教育意义,不仅是现在,在未来还会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像小时候经常背诵的《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告诫人们每个人在出生的时候人性都是善良的,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经过后天的努力学习,在环境的熏陶下品行会产生好与坏的差异。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后期的环境教育对他们的三观形成有着很重要的影响。这时如果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加入傳统文化的定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化渗透策略

    1.声情并茂的诵读诗词,感受文化的魅力

    教育工作者在古诗词教学中应当着重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古诗词感兴趣,并主动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帮助他们积累更多的诗词文化知识。在关于古诗词文化魅力的展示、体验中,对诗歌进行有感情诵读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只有通过诵读,才能更好地融入诗词情境,感受诗情画意,并在其中获得美的享受。比如在学习崔颢的《黄鹤楼》的时候,教师特意对这首诗的情景进行了适当的解读,让大家想象那一副“白云千载空悠悠”的画面,想象作者在面对这黄鹤楼美丽景色时候的情绪波动。在此基础上请学生自由上台进行诗词朗诵,尝试着将自己的情感一同融入诗词情境中去,用自己的语言和肢体动作来表达诗意。可以看到,在大家有感情地诵读这篇诗词的时候,那种诗词自身带有的感染力很容易调动大家的情绪。女生的诵读或许显得空灵悠远;男生的诵读或许显得沧桑深沉,不同的诵读将为学生带来不同的体验,使得诗词文化魅力在课堂中得以充分展现。

    2.对古诗词的艺术价值、作者文化成就进行的解读

    要培养学生对诗词文化的深刻认识,正是要让学生珍视古诗词文化,看到古诗词的价值,从而更好地接受诗词文化的熏陶。如果我们的学生还是保持传统观念,认为古诗词毫无意义,把古诗词看作是学习的难点,甚至对古诗词很排斥,也就很难从中找到文化的自信。

    故此,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借鉴其他文化学者、文化著作对这些古诗词的鉴赏、评价和相应的学术研究成果,让学生从多个方面深刻了解古诗词的文化意义。比如学习李白的《渡荆门送别》的时候,教师可以从网上搜集关于这首诗的鉴赏审美的文献资料、网友留言给大家看;同时围绕李白这个人物在中国诗词文化发展中的巨大影响、标志意义、重要地位等向学生进行充分的介绍。例如诗仙李白在中国诗词文化领域的盛名、李白的浪漫主义诗词风格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李白的诗作所展现的大唐时期中国文化的繁荣景象、中国诗词文化艺术对国人认知理念、思想观念、社会风气潮流的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等,教师可以在课前对这些相关资料素材进行详细的整理,并在课程中将其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以加深学生对诗词文化的了解。进而让学生产生对中国文化产生崇拜之情,对其感到自豪,树立文化自信。

    3.重视中国节日,感知传统风气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还应该将中国的传统节日与之结合,让学生体会每一个传统节日背后的故事以及内在涵义,这也是让学生了解传统习俗最重要的方式。因为传统节日的背后是为了纪念每一位历史人物的自我牺牲与奉献精神,通过对节日的深入了解,才能加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使命感,提升学生的名族荣誉感。

    例如,在端午节来临的时候,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去看赛龙舟、插艾蒿、祭屈原,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对屈原背后的故事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中,老师也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知识问答,在节日氛围的烘托下,学生的积极性能有效提升,在不断的答题中让屈原的形象更加立体,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节日背后的精神内核以及文化内涵,有利于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结论

    综上可知,在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时,要积极渗透传统文化。期间,为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要利用好传统文化理论,丰富学生对知识的积累,锻炼学生语言技能。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阅读中传统文化,以养成良好思维品质。另外,要积极运用古诗词传统文化,熏陶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并在合作学习和实践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文化理解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姜艳.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教育界,2021(09):50-51.

    [2]尚军升.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17):56-57.

    [3]马小丹.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J].格言(校园版),2021(06):46-47.

    [4]王鑫.基于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初中名著导读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文教资料,2021(06):206-20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1:3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