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范文

    张孔松

    摘要:在小学学习的过程当中,常常会有很多有趣的课程,但数学却是一门相对比较枯燥、乏味的课程,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又吸引不了学生们的眼球,还经常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导致上课容易走神、睡觉。这就需要教师更新观念,转变思考模式,寻找适合学生们学习的教学方式,以生活化为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学习。同时,当代小学生都对未知的东西充满好奇,可以抓住这一点去创造具有刺激、新颖的生活化教学方式,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52-327

    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他们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与此同时,实际生活中,把数学课堂里学到的数学知识,充分运用到具体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数学为生活服务,提高生活的质量,让数学成为快乐生活的重要元素。

    一、将教学资源变得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应当实现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有效联系,数学教学应当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体现出数学学习的学以致用理念,所以要遵循这一理念,教师必须要保障数学教学的科学性,科学合理的对数学素材进行有效整改,既要保障学生数学学习内容的生活性,也应当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例如:引导学生学习《千克的认识》这节内容,教师可以拿出两个同样规格的盒子,然后提问学生“同学们这两个盒子外形一样,但是你们猜一下哪个重呢?”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到:“我认为这两个盒子一样,但是一个新和一个旧,所以我认为新的可能轻,所以旧的可能会重一些。”也有的学生认为“我认为小红说的这种方法不对,我们不能用眼睛去看,必须要用手去掂一下。”学生热情地探讨起来,教师将枯燥的内容选取生活化知识点进行讲解,有助于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融合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从而取得良好的课堂互动效果。同时教师也应当深入挖掘家庭生活中的数学资源,家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学生会在家庭环境中无意的进行学习。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进行认真思考,善于分析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在整理书包时便可以对书本进行分类,引导学生与家长共同收拾家中的物品,这一内容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分类,学生能够感受到數学学习的多样性,给日常生活带来便捷,也能够提高生活质量。

    二、将数学活动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生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数学活动,挖掘生活和数学知识的联系点。小学数学课堂活动也应该生活化,让学生能够长期保有对数学研究的浓厚兴趣。首先,教师要将课内外活动整合起来,推行生活化的数学活动。例如,在教学“求平均数的问题”内容时,请学生回家后到超市进行社会调查,调查同一类商品的5种不同价格,看一看哪种牌子的最贵,哪种牌子的最便宜,算一算它们的平均价是多少。然后在课堂上,请学生汇报自己的结果,集体讨论,平均数有什么用处?在生活中平均数能够代表怎样的数学结论?计算平均数的时候有哪些更为简便的方式?就小学数学学科而言,它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小学数学更应该是紧密联系生活,注重实践活动。其次,要设计更多带有拓展性的生活化数学问题,这样能够让学生更为广泛地接触到新的信息,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例如,电脑知识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新信息,其中很多知识与数学相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学习,形成知识累积。另外,数学活动的开展应该与学生的日常游戏活动相结合,实现生活化的处理。例如,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过程中,学习数字的时候,教师引出了“7是什么?”的理论,学生纷纷表示“7是美丽的七仙女,7是赤橙黄绿青蓝紫……”这样学生以朗诵的形式表达了对7的理解,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又如,学习正负数之后引导学生主动为妈妈的日常收支做记录,并且定期绘制自己喜欢的统计图。这样的学习活动将会是很有趣的,也是倡导研究性学习,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数学角度出发,观察认识现实生活,在数学活动中获得生活的感悟与经验的关键对策。

    三、将数学问题生活化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规律,将小学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巧妙融合在一起。小学数学课堂融入生活的开展对策要从问题的引出开始,从问题的设置开始,让学生一开始就接触生活化的问题。首先,教师要明确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学习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数量关系、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图形的运动与位置、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可能性、综合与实践等多方面的内容,教师要在这些内容方面精心思考,设计出有效的数学生活问题。例如:“数量关系”作为核心内容,重点在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在问题设计方面要与生活之中的测量、购物、土方工程等问题联系起来。其次,教师要设计出综合化的问题,保证学生能够从一个问题出发引出多种层次的问题,形成问题辐射,让学生的学习与该问题紧密融合,保证提问的启发性、适时性、针对性,使问题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例如,在进行“数字编码”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寄信”和“身份证”两个主要的问题内容,教师完成了这两个内容的探索也就对所有的知识有了充分的掌握。另外,问题的设置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确保生活化和趣味性的融合。

    结语

    总之,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去思考问题,在各个领域都要自己去动手操作,运用自己所学的数学思想去做出深入的判断。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意识,让学生以一种数学的角度去看待世间万物,做出理性的解释,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们良好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陈仁稳.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8(20):27-28.

    [2]郑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0):6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6:5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