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形势下思维导图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范文

    尚逸舒

    摘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语言基礎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对学生的主体成长为重要。但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存在基础掌握不扎实、文本理解不充分等现象,导致自身的英语水平难以提升。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教师缺乏有效的组织手法和引导策略;其二,学生未能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将其引入其中,可以有效改善当前的教学问题。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此展开研究。

    关键词:中学英语;思维导图;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52-334

    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工具,以其线条化的呈现方式,使学习者可以直观的了解到各知识点之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进而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记忆效果。将思维导图运用于中学英语之中,有助于提升学生对语法、词汇、阅读等知识的认知能力,强化学生的语言意识。那么,如何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思维导图呢?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思维导图的概念和意义、思维导图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两个方面出发对此进行探究。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和意义

    思维导图是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线条、符号、图形、文字等元素,将各级的主体关系和层次逻辑等内容以图表的方式呈现给学习者,帮助学习者加深印象,提高记忆。将思维导图运用于英语教学之中,有助于加强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能力。当前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缺乏合理、有效的学习思路和认知方法,导致语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存在不足,运用思维导图,以直观的表格呈现给学生,将知识点之间进行串联和层次分化,更易于学生的主体学习。将思维导图运用于英语教学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体系化的认知方式。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将零散的语言知识,以特定的目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有目标、有体系的展开理解记忆,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二、思维导图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在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词汇在英语学习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其词汇的学习和积累,将有助于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但在当前的实际学情中,学生大多缺乏有效的词汇积累和学习方式,对此,将思维导图运用于词汇教学之中,将不同的词汇以主题式的架构进行汇总和整理,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词汇中词义、词性等知识点的理解,还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记忆方法,这对学生的整体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如以house为中心,运用图形线条的发散优势,引申出bedroom、kitchen、bathroom、living room、dining room等词汇,加强学生对这一类词汇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将其进行延伸,如以kitchen为中心,延伸出:food(rice、meat、cake、beef)、Vegetables(Potatoes、Tomatoes)等词汇,这不仅能有效积累多样化的词汇知识,还使学生打破传统死记硬背的记忆方式,提升学生的记忆效果。

    2、在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在英语知识的学习中,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语法知识总是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导致学生的语法规则了解不透、掌握不牢。对此,借助于思维导图树状图的整合优势,将语法知识以体系化的方式进行整合,有助于学生语法知识产生直观的认知与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法知识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语法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运用其中,引导学生对复杂的语法知识展开联系,建立相应的认知架构,让学生对其进行延伸与填充,进而丰富自身的语法知识,巩固语法基础。如在非谓语动词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树状图,以非谓语动词为主干,组织学生对其分支进行完善:定义、不定时、动词ing形式、过去分词、否定形式等分支。随后,引导学生对下一层级的分支进行联想,如以不定式为支点,延伸出一般式(主动to do、被动to be done)、完成式(主动to have done、被动to have been done)等内容,这不仅能加强学生对非谓语动词的知识理解,还使学生在自身的认知学习中建立相应的组织架构,这对下一步语法的运用给予极大帮助。

    3、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阅读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学习技能,也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认知的一个重要渠道。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部分学生在文本理解方面缺乏有效认知,对文章的内容要点和关键信息把握不足,导致自身的阅读水平难以提升。同时,大多数教师过于注重对阅读问题的讲授,缺乏对阅读方法和阅读思路的指导,进一步加剧学生“阅读难”的问题。而将思维导图引入到阅读教学之中,运用括号图、流程图等图示,将文章中各层次内容或段落大意进行拆分归类,帮助学生掌握其中的行文脉络,提高自身的理解效果。此外,在思维导图的设计运用中,应从四个方面展开阅读:①关键词。思考文章的中心点是什么、句子的要点是什么等内容,并以此为图示中心线进行延伸架构。②关键知识点。将阅读精力集中于关键的知识点上,找出突破口,这对下一步的阅读理解和问题分析起到铺垫的作用。③关键知识点之间的连接线。线条的连接与绘画,可以帮助学生直观的了解到关键词之间的所具有的内在联系。④完善关键词的结构图。将这些线条和图形知识点进行融汇贯通,进而形成体系化的阅读,帮助学生减少阅读理解的难度。

    4、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写作是学生词汇运用、情感表达的一种书写方式,也是体现学生语言掌握的一种学习技能。借助于思维导图的层次优势,可以改善当前学生语序混乱、语言逻辑不足、表达不清楚等问题,提升学生的写作效率和表达效果,使学生能够得到更为高效的书写状态。对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建立相应的写作流程,并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第一,把握题目、理清思路,挑选关键词,考虑写什么,搭建作文的框架。第二,选择词语,结合话题和作文框架选用所需要的语法或词组。第三,遣词造句,根据思维导图中的语言体系,选用适合的句型展开写作活动。第四,润色文章,对文章进行通读和修改,紧扣主题、表达准确,使语篇更加流畅。

    综上所述,通过将思维导图运用于英语教学之中,不仅能激发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语言基础的记忆效果,还使学生形成全面、客观的语言架构,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学习的语言方法,进而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运用水平。同时,结合思维导图的线形优势,将当前学生所存在的语言问题和学习难点进行一一分析、展示,并以体系化的方式进行呈现,加深学生的主体理解,实现其有效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潘强燕.初中英语教学环节思维导图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8(6):98,125.

    [2]宋宁宁.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生英语,2017(34):28-28.

    [3]孙静.高中英语思维导图教学策略研究[J].小作家选刊,2017(30):65-6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9: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