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班语言活动游戏化教学之我见
范文

    艾静

    摘要:“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发展贯穿于身心发展的各个领域,对其他领域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教育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以《鸭子》教学案例为例,就小班语言活动游戏化教学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班语言;游戏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52-45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中指出“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发展贯穿于身心发展的各个领域,对其他领域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尽管幼儿园开设语言活动,发现幼儿学到的语言知识死板,不会灵活应用,人际交往时语言表达能力不高。发现幼儿日常交往时,经常学动画片故事情景表演,究其原因,幼儿通过直接感知获取知识,日常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一言堂”,语言表达方式不能感染幼儿,没有起到语言教学的作用。所以我们认为语言活动力求游戏化,加入现代化的设备、技术让幼儿直接参与活动,亲身体验、感知,从而发展语言能力。作为一名专职幼儿老师,就小班语言活动游戏化教学谈几点看法:

    简而言之,是说游戏是教育活动的内容,也是教育活动实施的途径。活动游戏化是指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一方面要体现在游戏中的特殊部分,另一方面使得教育活动具备游戏的特征,通过教育活动游戏化的实施,进而培养和激发幼儿学习知识及内容的兴趣,并能灵活应用。

    一、案例

    10月26日下午,我班参加了幼教中心举行的赛课活动。我班幼儿的平均年龄为三岁左右。每天,孩子们围着老师,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快乐和开心写在每个宝宝的小脸上。在《新纲要》精神的指引下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我将根据孩子的表现、学习态度和方式,适当调整教学方式,使孩子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设计意图:

    儿歌短小活泼、语言单纯简明、韵律响亮,很容易被幼儿接受。《鸭子》这一首儿歌根据幼儿的理解能力、心理特点,运用拟人、夸张等表现手法,刻画了妙趣横生的鸭子形象,能让幼儿了解鸭子的外形、生活习性等特征,更能激发幼儿对儿歌的兴趣,所以,这首儿歌很适合在小班来开展。

    表演能帮助幼儿获得有关的语言经验,符合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在活动开始时我就以鸭子手偶引入,通过手偶直接引起幼儿的兴趣。在兴趣的推动下,幼儿讨论"鸭子真好玩,大家都喜欢"的话题也就被展开了。为了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我出示手偶,幼儿用耳听、眼看的过程中欣赏了儿歌《鸭子》第一段,对儿歌有了初步的了解。看到幼儿了解鸭子的欲望被激起,我及时让他们仿编儿歌第二段,与老师一起仿编,然后是集体学习朗读儿歌。刚开始是尝试将第一段第二段连起来读,第二遍出示小鸭子手偶,引起幼儿兴趣,后引导小朋友大声地边朗诵儿歌边表演。幼儿在这一过程通过动作、表情、语言等理解了儿歌的内容,这种形式比幼儿单纯跟读效果更好,幼儿更容易接受。为了顾及全体幼儿,我在接下来的环节中组织幼儿集中再次学习朗诵了儿歌,并重点对幼儿朗读提出要求,这一环节不仅面向了全体,而且也顾及了个别幼儿,使幼儿都得到了发展。

    二、分析

    1.模仿性原则

    幼儿是通过模仿来学习语言的。在开展小班幼儿语言游戏活动时,老师可先设计一些简单、易学的语言游戏,通过老师自身的示范和引导使幼儿掌握游戏的玩法,从而激发其成功感和再次活动的愿望。然后,在此基础上,扩展幼儿的思路,从词句的变换等来加深游戏的玩法,让幼儿进行创造性的模仿。

    2.创造性原则

    孩子们是在与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学习语言的,并且是在创造性地学习和运用语言。因此,在设计语言游戏时,还应遵循创造性的原则。使幼儿在愉悦的游戏中,展开思维。在词的重新组合、语意的重新调整、以及不同的语境中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3.激励性原则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语言游戏必须能激励幼儿主动参与语言活动。因此,要注意将游戏的愉悦性与语言教育的针对性相结合,让生动有趣的游戏来激发幼儿学习和使用语言的兴趣。在游戏中,通过文学作品去获取语言经验,发展语言能力。

    4.过程的逐层递进原则

    不足:

    ①游戏的环节不够活。

    虽然活动的重难点基本上解决,孩子们也对这首游戏儿歌非常熟悉了,但在活动中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是游戏的某些环节不够"活",没有将活动的趣味性 深入"挖掘"出来。

    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还是乐意学习儿歌、玩儿歌游戏的。在仿编时,采用手指木偶游戏的方法后,孩子们已经能尝试编出顺口的句子,即有意识地仿编儿歌并且对仿编活动很感兴趣。但是,纵观活动中孩子们的情绪,并没有预想中那么高涨。

    ②没有给予幼儿充分的想像、创造空间。

    为了满足幼儿想象、创造的意愿,我在活动中应该给幼儿一定的想象、创造空间。这样,不仅使幼儿获得更多的语言经验,而且才能提高幼儿的表演水平。今后,我应该尽力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和环境,使整个活动幼儿能兴致很高的参与。有动静搭配,要注意形成良好的师幼的互动。

    活动后我听到幼儿还在喋喋不休的讨论着"鸭子喜欢什么",我回想前面的环节:为了避免幼儿的"话"太多,怕他们的情绪收不回来,所以,我在幼儿讨论"鸭子喜欢吃什么"的话题刚展开就及时的停止了讨论,很快的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了下一环节。幼儿讨论的兴致正高,一下子被我制止,他们很不情愿的停止了讨论,个别的幼儿还是自己私下小声的在交头接耳。我想,虽然幼儿可能会在讨论的环节中"话"太多,但是这也是发展幼儿口头表达能力的很好时机,而且也有利与幼儿丰富生活经验。今后,在类似的讨论环节中我应该多留一些空间让幼儿讨论,这样也有利与幼儿在下面的环节中更好的参与活动。

    ③选材要符合幼儿的兴趣。

    个别幼儿对于此次活动缺乏参与的兴趣,幼儿的年龄特点导致他们对于感興趣的事物接受较快,所以今后在选择、组织活动时应该注意幼儿的兴趣,适当的调整方法,让幼儿有耳目一新感觉,这样他们的积极性就会提高,接受起来就更快了。

    所以,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就必须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创新的精神与举动,这样才能在这一工作岗位上游刃有余,成为幼儿所喜欢的老师。

    参考文献

    [1]王艳红;生活化、游戏化在小班语言教学中的策略[J];读书文摘;2019年08期

    [2]王春影;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研究[J];好家长;2019年17期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3:3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