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骨干教师成长的实践路径研究 |
范文 | 王伯勇 摘要:在教师群体中骨干教师是一种特殊的存在,骨干教师在整个教师群体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因此我们要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水平,进而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下,实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在当前的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也需要大力加强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进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而这之中,首要的任务就是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骨干教师在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采取多样化的手段促进骨干教师的成长。本文将立足笔者多年教育培训经验,着重就骨干教师成长的实践路径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骨干教师;成长;实践路径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01-166 学校是教育发生的地方,课堂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阵地。为人师者,首先要具备较高的素养,这样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要想真正开展素质的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需要先建设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骨干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因而,要想让我们的教育事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就要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训力度,助其走上专业化发展的道路,让骨干教师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发挥更大价值。 一、骨干教师群体定位和需求分析 在教育理论界,并没有对于骨干教师的概念精确的、统一的定义。但是,对于骨干教师有着一些共同的认识: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很强,在课题研究、学术研究等研究工作中一般都担当着领导者的角色;在一定范围的教师群体当中,职业素养较高,在学校的日常工作能够起到表率的作用;在教育教学中做出过卓越的贡献,在教育教学领域获得过突出的成就。 就目前来看,骨干教师最迫切的需求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理论知识。骨干教师是不能仅专注于自己的教学,还要对教育理论、学生心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有着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因此,我们需要补足骨干教师在理论知识方面的不足,在培训时将重点放在高层次理论补给上。第二,实践能力。对于骨干教师来说,他们希望能够有名师名家亲临教育现场,充分展现其教学风格,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并能够与名师交流教学的心得,促进自己教学风格的转变,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第三,前沿拓展。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在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上,所以骨干教师要改变过去应试教育的观念,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教育、教学、教研的方向,在工作中努力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第四,成果提升。目前,教学实践经验在成果的转化上显得非常的乏力,借助于专业培训,能够促进成果丰富与提升。 二、骨干教师成长的实践路径 1.强化校本研修推动骨干教师专业化发展 在促进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上,校本研修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本研修的方法和其他骨干教师的成长路径相比,具有很明显的优势,其灵活性和可操作性较强。在实际过程中,能够有效结合学校的工作进行灵活地变动。此外,校本研修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最大程度的在培训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教师探索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特色。 校本研修的方法非常丰富,包括集体备课、集体磨课、教研活动、经验共享、案例研究、互相帮扶等。在培养骨干教师的过程当中,校本研修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其对于自身专业发展的要求,并且还可以大大减少对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影响。比如,在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为了使骨干教师提高对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提高对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以及组织协调能力,我们可以把骨干教师集结起来,借助于校本研修让分享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成功经验,最终提高骨干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校本研修中,我们要始终贯彻以教师为本的原则,站在骨干教师的角度考虑问题,让每个教师都能够具备极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2.成立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拓展发展路径 自愿是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参与者必须具有的品质,这也是学习共同体活动开展、成员间开展互动交流的重要前提。在学习共同体中,没有什么是不能分享的,但成员分享的内容主要有:教学经验、教学资源、教学技能等等。以骨干教师为主体成立专业学习共同体是促进教师队伍整体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了能够充分发挥专业学习共同体的作用,以及让骨干教师在其中发挥作用,我们需要选取恰当的组织方式,并且要明确学校方面,以及共同体的参与者要承担的责任。学校方面需要对共同体的前期组建和管理负责,制定好相应的章程和共同体成员需要统一遵守的制度。并且,在日后还要对共同体的发展情况进行定期的考核,促进共同体长期稳定的发展。共同体成员间注意共同研讨课题、共同阅读、共写教学反思,体现出共同研讨的优势。这样的方法可以督促骨干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发展,也能够让他们在协作与对比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缺陷与不足,最终实现共同进步。 3.创新教师培训方法丰富师资的培训资源 在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选择多元化的培训方式,扩大和补充培训资源。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下,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涌现出来,对于我们的学科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必须能够合理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为自己的教学服务。我们很难系统的、一对一的对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进行培养,因此,我们需要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为此,我们需要做好骨干教师信息技能方面的培训,让骨干教师借助于网络平台,学习专家的高质量课程,从中汲取营养,特别是要学会如何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手段,督促教师进行自我反思。 4.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科教育教学是整个学校工作中的重头戏。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进入到一个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崭新阶段,在很多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研究讨论的热点。我们需要建设一支有深厚知识、有道德情操、有热情、有爱心的教师队伍。他们既热爱教学,又具备专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学与管理能力,他们深知学生的心理特点,有能力解决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的疑虑和困惑,并且有勇气进行课堂的大胆改革。对于骨干教师来说,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之外,还应该积极投身于课堂改革的大潮当中,敢于探索、敢于实践,在教育教学中突出“创新”的时代品格,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堂生态,进而实现适应性、多元化、综合化教育。 当然,骨干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也要时刻注意选题的科学性、合理些,其研究要立足当地实际情况,能够有效解决基础教育中的诸多问题,如教材研究、学情研究、教法研究等,以自己的课堂為基础,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最后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让学校更多的普通教师积极加入到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中,最终通过学校整体教育教学研究水平的提升来更好地促进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全面提高学校育人水平。 总而言之,骨干教师教师队伍的核心,缺乏了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很难建设起来。尤其是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要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就要从培养高素质教师着手,并把打造优秀的骨干教师队伍作为工作的重点。在骨干教师的培训中,要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并且要建立骨干教师之间良性的互动交流机制,最终使得骨干教师得到健康成长并有效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马玲.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模式的实施与探索——以天津市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8,(9):87-88. [2]钟祖荣.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目标体系探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9):21-22. [3]程明喜.基于“旅行”理念下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以吉林省省级骨干教师培训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