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探究小学班主任如何有效进行班级管理 |
范文 | 骆艳娥 摘要:在教育教学中,班主任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一个职业载体,不仅要承担教育的责任,更要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班集体是学生参与学习、生活的主阵地,对学生素养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如今,在新时代的教育标准下,小学班主任需要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进一步推进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4-147 小学生在班集体中,会因为心理因素和性格特点等,具有不同的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就加大了班主任管理学生的难度,需要班主任合理调控,仔细分析学生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科学培育。小学阶段的班主任承担着重要的教育责任与义务,对于学生以后的综合发展与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小学阶段的班主任需要注重提升自己工作的关注度,不断反思自己在日常工作当中的不足之处,及时探究出有效的解决方式与改善策略,不断调整育人观念,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一、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综合素养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情感教育对于学生而言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同时,学生的情感教育也是班主任在整体教育事业当中容易忽略的关键部分,进而影响了学生的综合发展。鉴于此,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与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促使学生能够体会到班主任对于自己的关心,进而有效丰富学生的情感思想。 教师在日常教学与管理的过程中,比较注重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对于班级当中一些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教师会多给他们展现自我的机会,并且适当给予他们引导,及时给予其鼓励与表扬,培养学生勇于表现自我的能力。对于班级当中性格比较活泼开朗的学生,教师会为他们提供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及时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且逐步放大。同时,教师会合理组织班级当中的学生开展体育比赛活动、小组唱歌比赛活动、“我读你演齐欢乐”活动等,在活动当中,教师引导学生,团队之间应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与团队观念。如此一来,运用这种育人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同时还有效培养了学生自身的情感,进而对小学阶段学生日后的综合成长产生了有利的影响。 二、开展班级交流活动 班主任为学生组织班级交流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和默契感,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为班级的发展而努力。学生围绕班级管理建设进行讨论,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班集体中的位置,端正自己的态度,找到与自己兴趣相投的伙伴。由此,小学班主任探究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要懂得组织学生开展班级交流活动,打造温馨的班集体。但是,部分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时候,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脑思考,而是更偏重口头教育。这樣一样,班主任苦口婆心地说,学生却时当成耳旁风,毫无参与感。这就需要班主任为学生创设机会,督促学生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达成共识。 教师在观察中发现,部分学生逃避班级劳动,引起了大家的不满。为了帮助学生改正这一不良习惯,让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劳动,组织学生进行了主题班会讨论活动,在主题班会中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班级劳动中喜欢哪种行为,不喜欢哪种行为,分别说出原因。学生在主题班会中,说出了自己对班级劳动的认识,认为逃避劳动是可耻的,是不受欢迎的,而积极参加劳动,是受大家欢迎和喜爱的。学生有了明确的是非观念,增强了对班级劳动的责任感。 三、加强对班干部的教育管理 班干部是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桥梁,起着连接的作用。班干部能够将班主任的想法传达给学生,能够将学生的想法传递给班主任,做两者之间的交流使者。由此,小学班主任探究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时,要懂得加强对班干部的教育管理,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但是,部分班干部在管理学生的时候,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迷失在了“权力”中,阻碍了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这就需要班主任重视起来,认真分析班干部存在的问题,加强对班干部的思想教育。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班干部进行反思,让班干部对自己近期管理的事务做一个总结,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班主任也可以组织班干部围绕班级管理进行讨论,说一说自己在班级管理中遇到的难题或是发现的小窍门,以此来促进班干部的融合,使其形成彼此监督、互相帮助的管理机制。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组织班干部学习科学的管理知识,让班干部科学处理学生纠纷,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四、做好学生情绪的梳理和调节 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情绪,了解他们的情绪原因,搞清自己的情绪状态,从而找出梳理情绪的措施。在小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如果产生了情绪反应,作为班主任的我们,需要及时地帮助他们学会怎样管理情绪,并学会调节情绪。在情绪的解决问题上,如何使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是我们所有小学教师必须探索与研究的课题,假如看到某个小学生明显处于不良情绪状态时,我们要能够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认清并梳理情绪,最后达到主动面对情绪和化解情绪。 班主任应需高度重视与帮助该学生认识消极情绪的不利性,在鼓励学生积极向上时,还要给予细致的帮扶和温暖的关爱,激发学生的正面能量。其实,调解小学生情绪的方式与方法,在当今这个科技与生活高速飞跃的社会有很多种,主要的是从学校、家庭、社会这三方入手管理学生的情绪,尤其是消除不良情绪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在学校学习与生活的整个阶段,班主任作为他们情绪管理导师,需帮助学生掌握认识情绪意识并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通过游戏互动、小组合作、班级活动、视频教学、名人志与英雄故事等,让学生的情绪向正能量方向转化,从而树立远大目标,发奋学习,为将来的良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其育人教育对于学生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了思想上的沟通,对学生展开了管理教育,增加了对学生的了解,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江,周锦娟.浅析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110—112. [2]李丽.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J].课程教育研究,2014(14):195-19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