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漫谈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
范文 | 余文胜 摘要:中文是我们的母语,语文又是一门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门语言的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受用终身的能力之一,作为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师,笔者首先分析了培养小学语文高年级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重要价值,而后给出了培养小学语文高年级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科学对策,希望能够带来帮助。 关键词:自主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5-168 引言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当前的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能力。这也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阅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得当,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高。面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要探究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一、切实优化教学策略,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其自主学习意识的培育,离不开浓厚兴趣的驱 动。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活动、任务等充满兴趣,其方可自主投身对具体知识的学习,自主学习意识的培育也会于无形之中得到实现。因此,教师应该切实摆脱传统教学思想观念的束缚与制约,科学、高效、灵活设计各类教学活动,加强对教学策略、手段、方式的优化,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并能够按照教师指引,积极参与至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为自主学习意识培育提供保证。一是深度挖掘教材资源。就教材中所对应的趣味性、创新性、探究性学习内容予以加工、整合、细化,并灵活呈现于不同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体味中感知语文学习之魅力,实现对于自身自主学习意识的培育。例如,在开展《少年闰土》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课文中所涉及的捕鸟、瓜地刺獾猪的情节予以延展,利用多媒体图画或者视频的方式投射至学生视域,并组织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开展品味,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二是科学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对一些与学生生活现实比较贴近的学习素材的即时引入,引导学生进行回味、品析,激发情感共鸣,使学生在生活与语文的过渡、迁移、衔接中完善自身认知构架,带着浓厚兴趣参与学习活动。例如,在开展《北京的春天》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回味自己“过春节”时的感受与体验,将欢悦的“春节”场景引入课堂,并鼓励学生在自主查阅资料、搜集素材等活动中了解诸多春节习俗的由来、意义、价值等,在读与思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二、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 和谐、民主、欢悦、自由的学习氛围,是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得以激发的关 键。由于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好奇心、求知欲比较迫切,其更乐于在受呵护、被关注中获得认知夙愿的释放。因此,教师应该以营造和谐课堂氛围为抓手,多关注不同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与反应,并给予必要的鼓励、肯定、指导,让学生感受到源自教师的温暖与关爱,进而积极、主动、勇敢将自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认知、思考等反馈于课堂,和教师一起争辩、与同学一起研讨,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与联想,对于同一知识、问题、内容提出不同的意见与想法。同时,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教师也应该给予更大宽容,尽量设身处地站在学生角度来看待其所犯的错误,在指导中做到态度温和、语言诚恳。慢慢的,学生的学习自信也会逐步建立,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会更加充分。例如,在开展《浪淘沙》教学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对诗歌内容进行翻译、解析,并提出自己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教师一起探讨,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了解诗歌的思想主题、创作背景、语言特色等,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需要的满足。 三、紧密关联生活现实,塑造学生的自主学习素养 语文与生活之间有着紧密关联,将生活中的一些资源、素材、现象等引入课 堂,组织学生在生活与语文的衔接中学习自主学习,也是新课改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得以更好开展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与学生认识现状,加强对生活现实元素的开掘与整合,并将其借助各种途径灵活衍射至学生认知视域,以带动学生在多元化、丰富性学习体验的引领下开展自主学习,塑造自主学习素养。另外,教师也要加强对学生搜集、整合、加工、利用生活现实资源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针对自己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存在的问题等,自主借助工具书、网络资源、媒介素材等探寻解决途径,于无形之中落实对学生自主学习素养的塑造。例如,在开展《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前,教师可以设置自学任务,由学生在课外自主搜集与“圆明园”有关的素材与信息,并对其予以加工,在课堂进行反馈、展示。而在教学中,教师则可以利用多媒体等辅助素材,组织学生近距离观摩圆明园曾经的辉煌与现存的遗迹,让学生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和高超技艺,获得爱国主义情怀的激发,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素养的塑造。 结论 总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加贴近学生的 认知特性,也切实顺应新课改、新课程、新课标的要求,更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塑造与教学效能的提升。而且,在自主学习能力的驱使下,学生参与语文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主动性更强、自觉性更足,更利于学生认知潜能的激活与发展夙愿的实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塑造,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逐步提升的过程,离不开教师的科学指引与有效驱动,更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与紧密协作。因此,教师在设计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活动时,应该以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导向,科学设计教学活动、灵活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变革教学策略,多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实践、参与、互动、协作的机会,将学生引入更为宽泛的认知视域,以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交互中逐步拓宽学习路径,全方位、多视角获取语文素材、提升学习能力、养成良好习惯,在自主学习能力的引领下更好发展自我、提升自我。 参考文献 [1]杨才年.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20(14). [2]張素聪.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20(1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