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高效融合的实践研究 |
范文 | 谢奎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行,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初中数学的发展目标,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培养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在教学与信息技术的高效融合实践中,需要从新课改背景出发,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在知识的探究中养成数学核心素养。本文介绍了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高效融合的作用,并阐述了实践策略,希望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技术;高效融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5-192 引言: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时,能够对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刺激,通过信息技术中所包含的各种特性,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来快速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长久以来,还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得到一定的拓展,并且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当前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融合过程暴露出来的问题分析 (一)信息技术的融入内容形式化 当前在初中数学授课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已经意识到了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尝试从多个角度运用信息技术,将一些数学知识、解题思路、知识结构图等,都以信息技术的手段呈现给学生。但是教师在教学运用的过程中,单纯将黑板的内容搬到了白板,这种生硬的融入方式不仅不能够很好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还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学生单纯被大屏幕上呈现的一些色彩、图形所吸引,而忽略了数学知识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更要选好信息技术融入的方式和方法,让信息技术成为辅助学生高效学习的一项有效手段。 (二)教师自身的学习创新意识不足 在初中數学教学推进的过程中,很多教师本身年龄已经比较大,对于多媒体、电子课件、微课等新媒体的接受能力不强,因此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对课程资源的挖掘不够。还有部分教师本身教师就不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单纯套用同事的课件或从网络上下载一些模板,把需要讲解的内容插入进去,这样的教学模式之下生成的课件不能够很好的符合本班学生的学情,而且因为对于新内容、新素材的渗透不够,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不能被有效调动,这就会大大影响信息技术融入的效果。 (三)缺乏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用的过程中,不仅要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更要立足学生当前的学习和发展,指引他们开展深度学习,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但是当前信息技术运用的过程中,学生不具备评价反馈的意识,教师所能接受的外界新元素也比较少,长期积累下来又变成了教师引导之下对学生开展的灌输式教学。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深度应用创新融合的策略分析 (一)运用网络技术改变学习方式 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都是在课堂中进行,时间有限,基本每一节课都有相应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能够交由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多,有很多学生在课堂中无法完成对知识的有效理解。这种情况影响了教学的效率,也让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是以传统的接受为主,不利于能力和思维的成长。鉴于此,教师在教学的方式上就要融合网络信息技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知识探究成为教师与学生共同去完成的教学模式。在方法上可以开展“翻转课堂”,教师制作教学视频,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而在课堂中更多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做理解上的交流和实践性的理论完善,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 (二)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习积极性 目前大部分学校在进行教学时,仍然采取的是班级授课制的模式,也就是教学的过程中以班级为集体来展开集中的授课,但是由于教学的时间受到限制,使得学生并没有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以此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例如,在进行“勾股定理”这一课时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依据教学的内容来为学生设计“探索勾股定理及其证明方法”的研究课程,并且利用教材中的知识,来进行适当的修改和添加,最终形成一堂全新的课程,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对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来进行研究.在进行上课之前,首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去进行证明方法的搜集,并且使用不同的方式来完成相关知识的验证.这样一来,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能够将自己所搜集的资料与大家进行分享,有的学生将自己收集到的相关书籍带到了课堂中,甚至还有的学生将“勾股矩阵法”的相关内容带到了课堂中.之后,教师再将学生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和总结,来为学生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课件和网页,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轻松愉快地将本节课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解并掌握,以此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着眼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动手操作能力之外,还要引入综合实践学习活动,让学生应用应用数学、代数、集合、图形、统计、概率等部分的知识,来解决现实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探究问题,使学生的事件解决能力获得显著提升。对这一部分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之下主动获取知识,并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这样可以更好的为学生搭建一个探究合作平台,使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问题解决意识、思维、创新能力获得同步发展。 结论: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做出有效的组织、创新与引导之外,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与学习意识也要进一步提升。教师自身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贴近中学生的兴趣心理来有效组织课程。 参考文献 [1]曹刚.巧借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数学高效课堂——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学周刊,2017(21). [2]魏国琴,李昌达.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思考[J].基础教育论坛,2020(07):78-7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