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探究学习下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范文

    谭晓云

    摘要: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使学生在看到问题时能主动对问题具有探究兴趣,在深度探究问题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索潜力,找到问题的答案或者对地理问题形成总结性建议。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创新,学生学习水平及思维能力不同,探究的观点也存在差异,在头脑风暴过程中学生相互交流,以此,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成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地理实践;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5-255

    引言: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地理作为学生接触地理知识的初级阶段对地理知识具有浓郁的好奇心,灵活应用地理知识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对此,为拓展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高度认识,教师可组织学生在课堂中完成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结论。

    一、科学规划探究性教案

    教师需结合课堂既有的条件设计探究性方案。教案制定过程中将探究性学习作为前提,教师避免受到自己主观影响对探究性内容关注度不高,在课堂正式开展前教师还需对探究性课堂中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积极探究性活动中面对的问题。比如,在学习地球和地球仪”过程中,该课程是初中地理学习的第一节课,该课程开展情況对后续学习也会产生影响。教师应当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两极偏扁,不规则球体,掌握地球表面积及赤道周长等数据,学习地球仪应用方法,认识经线、纬线、地轴等。结合学生课堂上必要掌握的内容,教师设计探究性学习方案,比如,教师拿出一个地球仪,在电子白板上放映一个地球仪动图,让学生对地球仪有直观认识,并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对地球仪及地球知识进行探究,经过10-15分钟的自主探究后,教师以问题为导向观察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情況,通过这种自主学习及问题引导的方式构建初中探究性课堂教学环境。

    二、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初中地理与物理、化学不同,并非完全以实践为基础,除了提升初中生地理学习效率,讲解理论内容外,也要让学生展开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获得真知。探究性活动开展方式较多,部分学生需要思考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讨论的方式完成探究。不同学生群体相互表达对问题的看法,以此快速得出结论,即使获得的结论准确性不强,但学生对问题的看法也会进一步加深,针对适合动手学习的内容,教师组织学生展开探究性实践。实践性内容若教师单纯通过理论知识引导,难以获得正确的答案。对此,教师通过教学实践不只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注意力,也能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比如,学习“海陆的变迁过程中,为让学生认识海陆变迁的原因,可以让学生探索板块学说,教师在组织学生展开探究活动过程后,以讨论的模式对海陆变迁因素进行分析,教师可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表达自己对海陆变迁的意见,最终形成统一性意见。学生获得的结论达成一致后,教师对问题展开具体分析,除了这种方法以外,教师也可准备海陆变迁学习相关的板块道具,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模拟板块位移,让学生认识到板块移动对大陆的影响。

    三、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学生个体作用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有利于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品质,既能够团队学习,也能够自主探索,避免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诱发矛盾,而是在辩论中达成共识。小组内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存在差异,对问题理解也各不相同,部分学生在实际讨论过程中较为内向,也有同学较为外向,外向同学在讨论中可带动内向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団队协作过程中可提出看法,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比如,学生在讨论“海陆的变迁过程中,板块学说并非解答海陆变迁唯一的途径,部分学生认为该学说较为科学,也有学生认为该内容较为粗浅,对此,学生可结合海陆变迁这一主题提出满足自身学习的看法,找到科学的解释。学生在初期讨论过程中产生的分歧较多,但实践教学显示,对不同板块移动模式分析后,多数学生会认可板块学说,改变之前差异性看法,确定小组讨论结论过程中,教师也要让学生在组内进行讨论,发挥同学团队合意识,学生将其看法进行整合,从而获得统一结论。

    四、拓展课外知识

    地理學科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教师在地理知识教学过程中,应当关注知识外延,在这种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学生能认识到地理知识的宽泛,对地理知识学习产生浓郁的兴趣,主动利用课余时间对课外知识进行调研。比如,学习天气与气候”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认识到不同地区天气变化多样性,在同一个地区不同时段也可能产生对应的天气变化,比如,在晴朗的天气下突然下起小雨,在静谧的空气中突然刮起大风,天气变化会带给人们不同的体验,因此,在不同的天气与气候中人们应当作出充足的准备,比如,在炎热的夏季,女同学需要擦防晒霜,在雨天同学需要打雨伞。通过这种介绍方式学生将生活知识与地理知识融合,可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成果。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表达自身对天气与气候的看法并进一步引出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变化,让地理课堂内容更为丰富。地理教师应当把握机会,在教案准备时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以此全面提升学生学习欲望。初中地理教材附录也会为学生提供英文单词,教师在讲解地理知识时,也可让学生结合英语课堂学习的知识,完成跨文化学习,完善学生知识学习体系。

    结论:保证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当根据知识类型合理确定学习方案,让学生不只能拓展学习思维,还可以辅助对应的实践,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际。对此,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采取探究性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名扬.开放的地理课程提升初中生地理实践力的研究[J].写真地理,2020,(17):243.

    [2]李晹.初中地理教学中落实地理实践力的探讨[J].写真地理,2020,(32):219.

    [3]黄智梅.初中地理教学中落实地理实践力的实践探讨[J].科学咨询,2020,(8):167.

    [4]杨力.初中地理教学中落实地理实践力的探讨[J].读与写,2020,17(13):22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