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聚焦核心素养 打造多维德育教学模式 |
范文 | 黄敏 摘要:在现代小学教学大背景下,许多班主任还在沿用着过去的管理方式,忽略对学生综合能力与个性思维的培育,导致他们无法融入到班级当中,逐渐形成不爱学习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将德育贯彻在班级之中,通过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实现知行统一原则;起到率先垂范作用,融入学生群体之中;创建平等师生关系,及时进行沟通交流;采用恰当批评方式,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树立良好班风班貌,把握隐私舆论走向,善做教育随笔这几大关键方面,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5-293 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发展与适应未来的必备素质,因此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要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个性特点,可以创新德育活动,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和道德品质得到良好的发展。 一、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实现知行统一原则 1.强化意识教育,使德育要求“内化于心”。“知行合一”在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中有着重要且深远的意义。班主任在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的同时,巧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细化落实到学科课程的德育目标之中;通过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将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 2.夯实实践活动,使德育目标“外化于行”。教师如果单纯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讲解和传授的话,学生对德育教育永远只停留在认识阶段,所以,作为小学班主任的我们,除了在上课期间给学生传授相关的德育教育知识外,还应该给学生们积极参与德育教育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课上学习到的知识能够实践到实际生活中,才能达到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实现知行统一原则。例如,在课余时间,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孝敬父母,体验亲情”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课下作业,像是在网上搜集有关于母亲节和父亲节的相关资料,并且将其进行汇总,随后就可以开展一期“我要为父母做点事”的主题活动,然后以自己的感受写一篇日记。通过活动,学生可以切实地感受到父母的艰辛与不易,这样,孩子们才会理解父母,体谅父母,从此才能树立将来要报答父母的决心。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可以设定一些有趣的教学环节,为学生选择一些具有教育意义和深刻内涵的课外资料,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思考来加深印象,上课时进行分组交流和讨论,提高学生对数学课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样也能充分感受团体协作带来的成就感和集体荣誉感[2]。教育不只局限于一方天地,教师也可以组织开展班会,利用一些小游戏来打破师生间的隔阂,更好地帮助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利用班会课将德育中所传授的思想品质再展开,进行个性化的策划,让班会的内容更丰富、立体,引发的思考更深刻,那么对学生的教育会更有效。例如:通过结合不同内容的主题活动,开展德育教育;充分利用不同节日开展班会教育;善用学校硬件设施开展校园文化教育。 三、创建平等师生关系,及时进行沟通交流 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在学习生活中要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同时还要欣赏学生,在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有爱心和责任心,对学生负责,让学生感受学校教师的温暖,建立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无论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管理班级上,教师需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要深入了解所有学生爱好特点,而且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提供不同的生活学习需求。 四、重视德育工作中的言传身教,建立良好的示范“行为场” 1.通过以理服人,以德育人,以爱感人,增强言传德育效果 一方面,班主任在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原有知识架构、价值观等要素,通过“接地气”的方式对学生开展切实有效的德育教育。例如:开展“七彩心语”活动,组建“阳光心灵驿站”“和老师的悄悄话信箱”等,以温馨、可靠的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接受教育,使班主任的育人模式从“主导”转向“引导”。 另一方面,班主任在言传德育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渗透情感教育,以德育人,以爱感人。例如,在学生的内心受到冲击或者情感受到伤害时,教师要注重在客观分析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给受到心理冲击或者情感伤害的学生带来心灵的慰藉,并给予他们思想的启迪;再如有位学生在班上受到冷遇,出现了情绪低落、心灵受伤的情况,班主任可以客观分析这位学生被冷落、孤立的原因,然后通过情感教育给学生带来鼓舞的力量,让学生从自身出发找到被冷落和孤立的原因后,主动克服这方面的问题。此外,班主任应该注重以理服人,改变学生错误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例如,在上述这位学生被冷落和孤立之后,班主任还要对做出伤害他人行为的学生进行说理教育,通常可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说理教育,让他们站在受到伤害之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如果是你受到冷遇,那么你会伤心吗?你希望别人怎么对你呢?”通过进行合理的引导,鼓励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并改正。 2.通过班主任的示范作用增强身教德育效果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班主任要重视规范自身的德育素养与德育行为,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树立良好的班主任形象。班主任要注重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修养,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让自己成为学生健康成长路上的引路人,通过有效的沟通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3.善作教学反思,记录教育随笔 记录教育随笔是班主任及时反映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心得体会的最快捷、最有效方式,能够为今后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指导。在教育实践中所积累的真实案例、记录的存在问题能够引导我们主动去发现问题的本质,并以积极的态度去思考问题,创造条件去解决问题。 小学阶段是学生积累知识、健全人格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德育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其过程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科学体现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多维度开展德育工作,切實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落实核心素养教育最掷地有声的行为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守亮.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策略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157. [2]汤丽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280. [3]尚军升.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1):51+5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