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策略探究 |
范文 | 霍伟妮 摘要:新课标提出当前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读书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教育工作者工作的重中之重。叶圣陶先生曾讲过:“读整本的书不仅可以练习精读和速度,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可以进行各种文学知识和问题阅读的训练。”所以语文教学工作者应注重对学生课外整本书的阅读教学引导。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5-299 引言:众所周知,语文学科的听、说、读,写,共同构成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阅读教学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需要教师运用全新的教学方式,整本书阅读则是新课改背景下衍生出的新的教学形式,能够有效丰富阅读教学课堂,提升学生文学素养,为其全面发展做好铺垫。 一、整本书阅读的概念及意义 (一)整本书阅读的概念 所谓“整本书阅读教学”是以“完整的书”作为阅读对象开展阅读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的形式更自由(如班级读书会),能在阅读教学中营造自由、平等、民主的交流氛围,更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整本书阅读要求学生对书籍本身的文化背景、知识内容、结构章法及其所蕴含的深层次道理进行探究及思考[1]。这是对以往阅读教学重篇章而不重整体的“碎片化阅读”的纠正和弥补。 (二)整本书阅读的意义 整本书阅读,不仅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视野,也能够促使学生对课内节选片段的创作内容及背后的深层次含义进行更好的掌握,对于促进学生课外阅读意识及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是非常有帮助的[2]。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不仅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阅读核心素养,也能够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独立的思维品质提供必要的保障。 二、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策略 (一)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书籍 阅读动力在阅读教学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提倡一种内驱动力,而不是靠着奖励或惩罚督促学生阅读。对于学习压力繁重的高中生来说,阅读可以当作一种放松。在阅读中可以获得满足和快乐,强化学生的阅读动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校园图书,阅读的效率才能提高,否则没有思考的阅读只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高中课文内容涉猎广泛,如《老人与海》《边城》《水浒传》等,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校园书籍进行整本书的阅读。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的效率。 (二)结合生活,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学科更注重语言应用,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自我发展与社会生活发展的需求。与此同时,语文学科也要求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而整本书阅读的目的在于拓宽其视野,提升其文学素养和生活品质,因而高中语文教师应使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生活化。首先应合理选择和推荐书目。语文教师要围绕高中生的实际情况选取书籍,只有了解学生内心需求以及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障碍才能为其推荐合适的书籍,使学生通过阅读,进而更好地调整生活与学习状态。其次整本书阅读需强调生活性。语文学科整本书阅读教学提出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从整体角度分析问题,改变以往断章取义式看待事情的态度。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不断强化学生的整体观念并指导学生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 (三)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整本书阅读字数多,耗时长,必须要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节约学生的时间,让整本阅读更加高效、顺畅。教师应教授给学生整本阅读的方法。首先,针对整本阅读,可运用侧重法。整本阅读不能进行随机跳读,这样会让阅读不具备连续性,使整本书的逻辑断层,让学生的阅读技巧无法得到提升,所以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时,要有所侧重,读重点,读精点,读优点,教师可引导学生在书的开篇研读目录,分清情节之间的关系、主要情节的位置,让学生对于整本书的阅读有所准备和侧重。其次,可运用总结法。在每章节阅读结束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章节总结,如,章节主要人物有哪些,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里,主要的情节内容是什么,同时可引导学生思考未读的情节会如何展开,猜测推动情节的灵魂人物是哪位等,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的同时可以开发自己的想象力与总结归纳能力。最后,可运用拆解整合法。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时,教师可让学生将情节进行拆解,如何运用图解的方式来绘制整本书的结构、人物关系以及重点。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厘清阅读思路,层层递进地加深书籍内容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让学生逻辑思维得到锻炼,学习优秀书籍的写作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学会阅读,学会写作。 (四)寻找好教学切入角度 整本书阅读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其结构构建,语言表达,思想感情都有它的独特性。或许读一本书只需几天时间,但理解领悟可能需要几年,甚至更久。红学研究者时至今日,仍在逐字逐句分析曹雪芹先生的深意。而高中生没有太深厚的文化积淀,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在此书整本阅读方面可从梳理人物关系切入,抓主要情节,及其对生活的借鉴意义。再比如:在对《巴黎圣母院》这篇名著课文导读教学时,教师可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用一句话来概括巴黎圣母院的美,通过探究,使其明白,这本书除了建筑美,还有人性美,然后组织学生对“巴黎圣母院”这座建筑被烧毁的新闻事件展开讨论,使学生明白“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的道理,进而提升學生对文化遗产的珍惜与保护意识。由整本书阅读的书本所获,到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可谓步步推进。综上可见,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时,选取从哪个角度切入,重点阅读什么,阅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使学生高效阅读的关键所在。 结论: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是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契机,为充分实现其育人功能,教师应自主调整教学目标,有目的地实现育人与知识教育的结合。而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提出则为此提供了契机,教师应了解整本书阅读的教育目标,清晰定位其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系,从而找到合适的路径与方法落实整本书阅读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吴飞瑞.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实践研究[J].小品文选刊,2017(10). [2]陈铮,田良臣.阅读教学改革新途径——阅读策略教学[J].教师之友,2004(6). [3]王荐.生物学教学中的科学阅读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年(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