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体育社团促进小学生体育习惯对策研究
范文

    李俊锋

    摘要:随着电子科技的普及,当代小学生娱乐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户外娱乐比率越来越低,取而代之的是电子游戏,这对小学生身心发展产生很大阻碍。因此,加强小学生身体锻炼、培养体育习惯养成已经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分析体育社团对小学生习惯影响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习惯;体育社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6-045

    1、绪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日益发展,国家对学生身体健康程度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学生的任务早已不仅仅是好好学习,更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身体健康是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与基础。本文旨在分析体育社团对小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的影响,并提出针对促进小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体育社团应该采取的具体对策,以此给体育社团建设以方向。

    2、体育社团对体育习惯的影响

    (一)体育社团开展的必要性

    体育社团作为学生在校体育锻炼的重要途径之一,需要给予充分的重视与支持。

    体育社团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影响学生的体育习惯:

    (1)通过社团活动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

    体育社团通过开设各色的体育活动,帮助学生认识、了解更多体育项目,积极开发学生体育天赋,以此促进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进一步形成优秀健康的体育习惯。

    (2)通过正确的体育锻炼引导强健学生体魄

    体育社团以规范、标准的体育训练程序,以正规的体育锻炼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正向的、对身体有积极作用的体育实践,促进学生身心向更良好的方向发展。

    (3)体育社团中存在的同群效应作用于学生之间,促进学生更迅速地形成体育习惯。

    (二)体育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培养体育习惯就是帮助身体形成一种特定的运动记忆程序,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就是给大脑建立一种稳定的心理趋势。只有形成相对稳固的行为模式,体育锻炼的价值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进行的体育运动才能对其身体产生积极作用。良好的体育习惯也能切实改善当今小学生出现的许多身体健康问题。

    3、体育社团对促进小学生体育习惯的影响

    (一)当下小学生身体健康趋势

    随着教育强国的不断贯彻落实,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要求越来越高,伴随的却是对学生身体健康关注度的降低。据可靠数据统计:小学生出现肥胖、体虚等现象的比例与日俱增,小学生近视率也越来越高,因此注重培养小学生体育习惯、促进落实强健小学生体魄的举措已刻不容缓。

    (二)小学生习惯的可塑性强

    小学时期是对事物形成认知的萌芽时期,学生的品性尚未完全成型、学习能力较强、可塑性也强。在培养学生体育习惯的过程中,小学生明显比年龄更高的学生表现出更强的灵活性,这将极大缩减教育成本、提高教学效率。

    4、体育社团促进小学生体育习惯的具体对策

    (一)通过丰富社团活动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1.小学的孩子拥有爱玩的天性,体育社团可以顺应学生的天性,通过丰富社团活动的种类,让学生在玩耍中锻炼身体,在体育社团组织的体育活动中获得乐趣,从而产生对体育项目浓烈的兴趣。

    2.小学生有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的特点,丰富的体育社团活动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让学生在体验不同体育项目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真正的爱好,以此发掘学生的体育潜能,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3.部分学生可以在社团活动中找到自己热爱的体育项目,甚至将某项体育项目作为自己的理想,找到人生方向。

    (二)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体育精神

    1.巧妙利用同群效應,体育社团为学生们提供了交流体育心得的机会,由几个人影响至整个班级,学生之间互相模仿、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这就是近朱者赤的道理。

    2.在体育社团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形成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与合作关系,良好的竞合关系可以促进多赢局面的形成。

    首先,学生们可以在竞争成功后获得胜利的满足感,进而更愿意参与体育运动;在竞争失败后,与伙伴相互鼓励、打气,理解体育精神的内涵。

    其次,学生可以在合作中体会到团队的力量、集体的魅力,被体育精神的真谛所感染。

    3.在社团活动中多建立小组竞争、小组合作的活动形式,培养学生集体意识,通过体育竞技的方式共同取得小组荣誉,以此感受体育精神的魅力。

    (三)通过反复训练养成学生的体育习惯

    习惯的养成是肌肉、大脑反复训练的成果。因此要想形成持续、稳定的体育习惯,持之以恒的坚持与训练是不可或缺的因素。然而机械地重复是枯燥乏味的,容易让学生失去对体育运动的兴致,造成的结果将与体育社团建立的初衷背道而驰。

    基于此,体育社团应该建立一套合适的激励制度,对能够坚持下去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奖励,奖励力度随着坚持时长加大;对半途而废的学生加以小惩罚,这样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做事的耐心与恒心。

    (四)综合小学生特质,体育社团建设的其他对策

    1.小学生心智发展尚且不成熟,多数小学生学生只能在有形的成就中获得满足感,因此不能将强身健体这样无形的目标作为激励学生坚持锻炼理由。由此可知,得到实物奖励这样合适的、具体的目标更能激发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动力,更有助于帮助学生培养体育习惯。

    2.小学生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体育社团应该注重让学生认识到建立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是一种正确的价值导向,在外界评判标准的驱动下有助于学生完成体育习惯的养成。

    3.小学生骨骼发育不健全,容易在体育社团活动中发生意外,社团活动应当注重活动安全性的监控,在保障学生安全的情况下有效开展。

    5、结语

    体育社团作为学校体育文化普及的重要渠道,应该发挥其对学生应有的积极作用。这不仅要求体育社团建立学生体育兴趣、培养学生体育精神、帮助学生在合适的条件下养成体育习惯,还要在面对不同情况时做出适当的调整,实行有效的激励制度。此外,充分考虑小学生区别于其他年龄阶段学生的不同之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最有效、最可靠的体育习惯养成方案。

    在体育社团建立方面,首先应给予社团活动高度重视,体育社团要区别于学生的课外兴趣班。其次,社团应具备完整详备的管理程序,无论是体育器材还是体育场地等都是影响体育社团工作成果的重要因素。最后,科学引导学生进行体育习惯培养,杜绝因体育社团锻炼方式、锻炼强度不合适导致的学生身体受损的情况发生。

    参考文献

    [1]刘旭光.创新校园体育社团活动,培育学生体育核心素养[J].新课程(中),2018(08):212-213.

    [2]林县伟. 黑龙江省高校体育社团困境成因及发展路径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6.

    [3]邵丽华.高校体育教育对终身体育习惯养成的影响[J].科技展望,2014(20):152.

    [4]周斌. 体育社团在江苏高职院校中的现状及其对学生身心发展作用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4.

    [5]冯艳.河南省大学生体育社团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推动作用之探析[J].运动,2012(01):97-9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4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