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
范文 | 邱先燕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必须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贴近学生的生活,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注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传授,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背景下,现代化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优质备课;优化课堂;创设情景;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6-046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成为广大教师研究的重点课题。教师要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有效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课堂教学角度来看,想要让课堂达到高效状态,教师必须要做好导入环节、教学环节、训练环节及作业环节等方面的设计,确保数学课堂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带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为了进一步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应在實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下面就此展开分析探讨。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指导。从教师角度讲,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导致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无所适从,凭感觉教学。 (二)情境融入教学运用不熟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但过于依靠情境,往往导致课堂内容庞杂,冲淡主题。有的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分注重情境的创设,一步一情境,处处设境,结果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课堂教学形式华而不实。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得小学数学课堂高科技“满天飞”,令人目不暇接。尤其现在硬件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大多在教室安装了电子白板,使得各种多媒体技术有了用武之地,视频、动画、音乐题材纷纷入课,一时间课堂气氛活跃异常,但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四)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好的小学课堂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一方面,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标志,是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得到全面发展。但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包办”现象随处可见,教师主导作用发挥过度,学生学习主体作用被忽视。 二、解决小学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的策略 (一)引入信息技术,优化课堂导入 在数学课堂教学开展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教师要重视起课堂导入,引入信息技术,精心设计导入环节。导入环节是引领整个课堂教学工作的基础,科学而有效的课堂导入是高效课堂构建的关键所在。从当前的小学数学知识角度来看,教师可以在导入时借助信息技术来对其予以表达,因为这样可以让数学知识更直观形象,这样做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这节内容的导入环节,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所以他们并不能够理解什么是平移和旋转。在这种情况,我运用信息技术对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等运动方式予以表达,这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思维与生活联系到一起,并通过观察,对平移、旋转有一个基础性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我还会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中国结、窗花、葫芦等轴对称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和概括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由此来进一步实现对他们学习热情的调动,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做好前期铺垫。 (二)设置恰当的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和问题都是对现实生产生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的抽象和概括。因此,适时、适量、适当地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小学生积极融入课堂教学中。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还掌握了一些常见的生活常识与技巧,更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生活的习惯。当然这种情境既可以是现实中真实发生的,也可以是简约模拟的。 (三)开展互动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开展互动学习是落实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重要方式,其不仅可以提升师生互动效果,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知识的学习,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在课堂活动开展中,教师注重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围绕学生开展活动,并能够将其落实到实际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学习。 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这节内容学习中,为了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什么是面积,如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我就为他们设计了互动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以自主思维为基础进行课堂知识学习,了解面积是物体表面或图形表面的大小,并能够学会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长×宽”,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边长×边长”。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不仅可以完成对数学知识的有效理解,还能够进一步感受到学习带给自己的乐趣和成就感,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也会因此表现出更好的学习状态,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由此得以构建。 (四)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方法。面对不同的小学年级情况、教生实情、教材状况,教师必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教学方法不当,事倍功半。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擅长根据具体的学情、教情选择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常见的教学方法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有选择和运用的眼光和能力。当然方法固然重要,也不能为方法所束缚,要点在选用恰当得法。注重以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核心,善于设置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情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三个环节完成教学过程。这一教学模式为小学数学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应用提供了理论和教法、学法指导。[1]这种教学模式(方法)对解决当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无序教学方法问题很有裨益。 结论:开展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迫在眉睫。我们必须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第一线,扎根课堂,发现和研究问题,以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优化为手段,切实转变教学理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全面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计尤纳,探究小学高年级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数码设计(上),2019(10). [2]黄智环.构建小学高年级数学高效课堂[J].数学大世界,2020(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