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
范文 | 傅铁根 摘要:实验教学是化学学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化学生化学知识理解、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水平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初中生初次接触较为全面的化学实验教学,教师在带领学生展开实验时必须以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为依据,结合初中生本身的年龄特点,为学生提供科学、趣味的实验教学课程。本文将从趣味实验教学课堂的构建出发,分析当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影响学生化学兴趣的因素,提出改进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应用策略。 关键词:趣味性;化学实验;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6-130 化学实验教学有严格的教学原则,以保证学生安全完成实验目标,落实实验教学的积极意义。但初中生群体思维活跃、兴趣广泛,过于死板的化学实验教学课堂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影响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际效果。初中化学教师必须从当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寻找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特点和兴趣的结合点,改进教学手段,为学生构建趣味化学实验教学课堂,促进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创新能力与探究意识的发展。 1.影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因素 首先,尽管九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经验,但是新化学知识在难度上有所增加,课本中的实验也趋向于综合性,对学生的操作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部分教师担心学生实验安全,往往采取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学生严格按照教科书及实验室安全准则进行实验操作,减少学生与相关工具和药品的不必要接触,学生无法在紧张的实验环境中感知化学实验的魅力,影响实验教学效果的获得。 其次,由于化学实验对药品和操作环境有较高的要求,部分化学教师认为实验教学一定要在实验室中完成,没有认识到化学实验涉及到的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忽视了对化学实验进行创新,也忽视了生活化化学探究活动的设计,导致学生参与化学实验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低,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际效果差。 2.进行趣味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 2.1实验教学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小组合作教学强调根据班级成员的实际情况划分学习小组、共同完成特定的任务目标。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实现实验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融合则要求教师认真分析化学教材,把握化学实验要求,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实验小组展开实验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实验任务;教师也可以在教学素材的基础上将班级成员分为两个部分进行对照实验,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发现化学实验的科学内涵。 比如,教师在进行九年级上册“水的沸腾”实验教学时,就可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在活跃实验课堂氛围、打開学生实验思路上的积极作用,向学生抛出“水沸腾后温度还会上升吗?”的问题,根据不同回答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展开实验探究,引导学生为缩短加热时间,将烧杯更换成试管,从80°C起记录水温与气泡位置的变化,在水沸腾后每隔一分钟监测一次水温,获得关于水沸腾后变化情况的全部数据,在小组讨论后得出“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的温度就是沸点”的结论。 2.2实验教学与多媒体技术应用相结合 随着现代化教育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也逐渐被引入化学实验教学课堂,为改进化学实验教学、凸显实验教学的趣味性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在初中实验教学过程中,针对初中生兴趣广泛、思维活跃的特点,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和互联网教学资源的积极作用,选择与实验教学知识内容较为一致的教学视频、实验指导与化学实验在生活中运用的动画视频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构建趣味实验教学课堂。 比如,教师在进行“制取蒸馏水”的实验教学时,就可以根据本实验的复杂性和强应用性特点,在实验展开前为学生能够播放一段化工厂批量制取蒸馏水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制作原理的思考;然后讲解化学知识与相关反应方程式,让学生根据课本实验讲解理顺实验素材,在这个基础上为学生播放一段指导实验操作的教学视频,让学生观察视频中是否有哪一步存在问题,通过这种方式集中学生注意力、强化学生对实验操作的记忆;最后引导学生完成实验,实现科学性与趣味性的有机融合。 2.3实验教学与生活化教学方法相结合 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用到生活中去。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根据初中生已经具备基础生活经验、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就可以发挥生活化教学的积极作用,为教学课堂引入生活化实验素材,设计一些趣味生活化实验,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对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或优化实验教学设计,鼓励学生对现有的实验方案进行创新,尝试运用简单的生活工具推导出一定的化学知识。 比如,教师在进行“燃烧的条件”的实验教学时,就可以从生活化趣味实验的设计出发,在正式实验开始前询问学生童年是否有过玩火的经历,引导学生思考在点火的过程中都需要什么条件、曾经因为哪些因素没有成功点燃可燃物;然后利用打火机点燃一片树叶或一张纸,让学生评价当前的点燃环境有哪些优势,最后进行知识学习和科学完善的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得出物品燃烧具备的三个条件是火源、可燃物、助燃物。 2.4实验教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 翻转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趣味教学手段,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实现实验教学与翻转课堂的结合,就是要求教师关注到该教学方法的趣味性,鼓励学生提前预习实验知识、设计实验方案、优化知识结构,结合预习资料在上课时为教师和其他同学讲解实验思路、完成实验任务。 以“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为例,教师可以首先布置学生查阅资料和素材,利用化学知识解释酸雨产生危害的原因和过程,然后根据课本中设计的实验方案,熟悉实验工具、药品和环节,在实验课堂开始前选择两到三名同学对本实验进行讲解,同学之间相互补充,教师负责引导和纠正,在提高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同时构建科学高效实验课堂。 结束语: 初中阶段的化学实验教学需要遵循安全性、科学性等原则,同时也要认识到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凸显实验教学的趣味性。要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教师必须从反思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起,利用小组合作实验、多媒体指导下的实验、生活化实验作业、翻转实验课堂等方式,优化实验教学课堂授课内容,在激发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同时,释放学生化学学习的思维活力,落实化学实验教学在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提高上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罗浩鹏.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1(11):104-105. [2]麻崇明.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研究[J].考试周刊,2021(27):123-124. [3]王小兰.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18):123-12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