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探析
范文

    刘庆军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与深入,当前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性逐渐提升。小学美术教学最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形成健全的综合素养。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善于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来提升教学效果,如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多样化艺术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教学的方式等等。除此之外,小学美术的教学还应不断拓展与延伸,启发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够从日常的生活中发现美,鉴赏美,培养自身独特的审美能力。本文将从教学实践出发,探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美术教学;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7-075

    引言

    小学美术是小学的重要基础科目,小学美术的教学对于学生奠定美术基础,培养审美能力,提升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已经成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提升的重要科目[1]。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当中,教师应当积极的运用多样化的灵活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将美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对于美的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审美能力的培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美術是小学的基础课程之一,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令其通过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之处,陶冶其情操,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锻炼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将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融入美术教学中,能令其主动积极地观察生活,然后通过自己的判断,发现哪种事物是美好的,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细心以及耐心。由此可以看出,将审美能力的培养工作融入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不但有利于提高美术教学质量,而且对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也会有所助益。总之,在美术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1]。

    1.2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抽象思维形成的重要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学生接受积极、正面的美术教学,则会对小学生的一生产生有利的影响,在这一时期做好其审美能力的培养工作,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有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

    2.1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美术情境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应用为美术教学改革提供了保障基础,拓展了美术教学的视野,为美术教学带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多媒体作为信息化时代产物,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全面推广和应用,得到了教师的关注和发展。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要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并且能够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教学方面的创新发展,将其与美术教学完美结合,创设富有感染力的美术教学情境,增强美术课堂的艺术感染力,使得学生能够畅游在富有活力的美术学海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强化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为学生审美能力的养成提供活力源泉。众所周知,小学阶段学生处于兴趣浓厚、爱好广泛的阶段,该阶段的学生有着较强的求知欲,一切美好的事物对于他们都是新鲜的,并且有着强烈的探索之心。

    2.2实现由教师独霸评价权向学生参与课堂评价转变

    评价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教师要想学生取得一个良好的成绩,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评价,这样来对学生进行一下定位,在以往传统教学过程中,总是教师占据课堂主体位置,所以也是教师一人对班级内的多个学生进行评价,但是一个人来关注众多的学生,肯定会有疏忽,评价肯定不是完整的。新课程改革后的课堂要求增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一个霸权者,而是一个引领者,是课堂的组织者,我们可以采取以学生评价为主,教师评价为辅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因为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学生的观察更直接,他们能够更深刻地了解每一个人的特点,因为作为同龄人,他们总是有着更多的相似之处,小学美术教育注重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并不是特定的美术作家进修班,小学美术课堂是要发展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学生之间的了解要比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更加深入,所以就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评价中来,让他们对同小组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小组成员有了更为全面地认识,也能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借鉴,这也是有助于全员提升的一个好办法。

    2.3将课本与实际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审美兴趣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是使用课本中的美术图片对小学生进行教学,就会导致课堂显得枯燥无味,学生没有足够的兴趣进行学习,学习过程中容易走神分心,会降低教学效率。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美术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采用课本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将美术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美术学科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美术的灵感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学生的日常实际生活进行教学,让学生学会从身边的事物中发现美,通过实际生活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兴趣。

    3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理念不断创新,小学美术教学也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改革创新美术教育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多教师并不重视美术教育,并且并没有采用良好的教学模式进行美术教学,导致美术教学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新教育理念影响下,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和教师的关注。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学开始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敬娥.探究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6):189-190.

    [2]祁银凤,张跟兵.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探究[J].文学教育(下),2021(04):149-150.

    [3]赵晓萌.以导促学模式下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探讨[J].名师在线,2021(10):79-80.

    [4]王红霞.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探析[J].新智慧,2021(09):127-128.

    [5]张小琴.商讨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有效运用[J].教育界,2021(13):68-6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21: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