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策略分析 |
范文 | 张文清 摘要:时代的变迁促使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理念发生变化,在新时期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在诸多学科中,历史由于知识繁杂、内容死板等原因,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佳。在教学时,教师应该重点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时空观念、史料意识、思辨能力进行培养。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讨论。 关键词:初中阶段;历史学科;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7-086 新课程教育改革针对不同学科特点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教學目标。历史学科也不例外,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大方面包括培养学生的历史价值观、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通过对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们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学习了解具备个人的历史观和历史意识,通过科学的把握历史观念与历史意识,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但就传统教学模式来看,历史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活动固定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本篇文章重点探究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能力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为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历史的教学现状以及原因 部分老师在进行历史教学过程中,过于局限于教材本身,教学方式多采用语言教学的形式,且并未及时进行知识拓展,同时一些教师不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导致先进的教学设备无法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历史学习内容有限。同时,在历史教材中,有大量的历史图片以及历史地图,这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但是学生对历史地图的使用方法不清楚,教师的指导方式不恰当,导致学生认为历史地图知识单纯的为了占据篇幅,学生的历史素养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较之于其他学科而言,历史的学习应该更加侧重于考据论证,但是学生历史观念受到网络等其他方式的干扰,并且学生自身的信息识别能力较弱,导致学生的历史观念不正确,错误地认为历史虚无主义是正确的。此外,长时间的理论知识教学使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得不到提升,历史从来都是需要不断深入地解析问题,而不是单纯地把结论直接了当地摆出来。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问题意识不足,导致课堂教学效率较低。此外,还有一些学生崇尚个人英雄主义,对时代的了解不足,这也就导致对历史的作用以及内涵了解有限,这同样也是无法提高其学习效率的重要原因。 二、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进行知识拓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接受知识的首要条件是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只要对其产生兴趣,即便一开始接收一些错误信息也没有多大关系,在日后根据自己知识量的增加以及分辨能力的增强再进行调整就可以了。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打破教材局限,适当进行知识的拓展,并适当地结合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教师在讲述《动荡的春秋时期》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首先询问学生:“提起春秋,我们会想起谁?”学生经过思考回答:“孔子。”教师可以借此对孔子进行拓展讲述。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教授儒家五圣:至圣孔子,复圣颜子,亚圣孟子,述圣子思,宗圣曾子。教师还可以结合相关的内容对孔子进行讲述,比如向学生讲述孔子的理想:周兼顾二代,翼翼乎文哉,吾从周。教师还可以讲述周礼以及所需的礼器,比如鼎、簋等,向学生讲述相关的文物,随后教师还可以结合相应的事件进行讲述,比如夹谷会盟,展现孔子的通权达变,同时还可以讲述后人对孔子的评价,比如: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使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使学生明白孔子受到了千古的赞誉,但同样也受到了众多误解和批评,但我们的文明正是在他的影响下不断延续,并沿着他的道路持续前行、永不停歇的。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结合图片地图,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在历史教材中,编撰者意识到了历史地图的重要性,相比于枯燥的文字,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更加擅长在图片以及地图中获取相应信息。同时,这也是新时期历史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借助历史教材中的地图进行情境的创设,学生真实地感受到那个年代的历史,在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信息技术进行新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素养。 例如,教师在讲述《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的相关内容时,可以结合地图进行直观的讲述,还可以结合信息技术直观地向学生展现这一时期政权的更迭。教师可以讲述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一些历史事件,比如永嘉之乱。教师可以讲述晋惠帝司马衷的此乃嵇侍中之血,勿去!也可以讲述八王之乱。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述地图的使用方法以及作用,教师可以对相关的图例以及标注进行讲述。随后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述地图的作用,可以将知识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通过学习历史使学生明白历史是一种情感的传承,并借此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学生知晓历史的重 要性,为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三、结语 在初中历史课程活动实际展开的时候,教师要将新型课堂教学方法运用其中。经过科学合理的导入,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提升他们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出他们的实际学习热情,保障课堂授课质量和成效。为了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要保障课程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实现课堂活动空间的有效拓宽,让初中生获取更多的知识点和技能。所以教师可以进行知识拓展,提高学生兴趣;随后,教师要着手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结合地图进行情境的创设;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并结合问题,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以及思辨能力;最后,教师还应该逐步带领学生深入挖掘历史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 参考文献 [1]张振兴.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效率[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10):147~148. [2]任晓霞.浅析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27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