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高年级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对策研究
范文

    张沐

    摘要:新课改中明确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民族复兴,培养学生的人文理想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开发利用经典名著阅读激发学生民族荣誉感,培养民族责任感,最终实现复兴伟大民族的目标。这篇论文就针对小学高年级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进行研究分析,并且提出一些具体对策。开设课程的出发点就是通过通读经典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引领学生与经典书籍为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

    关键词:经典通读;小学高年级;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7-419

    引言: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意义影响深刻,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应该思考如何顺应社会朝流,培养孩子的文化底葛,让孩子有效地发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专家统一认为,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藴就要从小学高年级抓起,具体途径就是学校给小学高年级组织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也就是开设经典通读校本课程。我国现阶段的校本课程开发因为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效果反馈良好,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一、开设经典通读校本课程存在的问题

    因为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落后,如果经典通读校本选择错误就会导致我国小学语文活动在开展中会产生和实际生活脱轨,这样就会导致教学质量低下,连带的不良影响是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缺失。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阅读技巧较差,学习能力不足,这就需要语文老师对其多加引导。但是正因为阅历少在经过语文老师的引导后就可以在短时间适应,完成学习目标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还属于心智不成熟的儿童,思维能力还没有发育健全,属于抽象思维。对知识的感受更倾向于和自己生活有关的,因此,当语文阅读教学和生活脱轨,会导致孩子接受知识难度提升,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在课程开设的基础上,对于经典读物的选择也很重要,不仅要是优秀的经典作品还要和日常生活相关的,这就有助于学生的通读和理解。现如今小学高年级经典校本诵读教学方式还是传統的:不够重视对经典作品的感悟,只是着重讲解经典作品中的知识点,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操培养,这就和开设该课程最初的目的背道而驰了。就比如在课堂教学任务结束后,教师只会让全体学生对经典作品进行通读,又或是在讲解某个知识点时联系某些经典作品所在的片段进行朗读。这样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阅读教学体系,经典诵读教学更像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忽略了感悟经典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很多时候教师没有根据所教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年龄段对诵读方式进行改进,就导致社会全体对感悟经典作品没有足够的重视。还有就是对于教育从业者的选聘机制不严格,筛选的小学教师专业能力不强,这对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带来的只是消极影响,教师思想局限,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只会在落后的情況下陷入死循环。

    二、小学经典诵读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

    (一)感悟经典可以弘场我国传统文化

    义务阶段的语文教学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更要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弘扬传承下去。全面发展的学生需要具有极高的语文素养,深厚的语文知识,还得具有民族责任感。而实现全面发展的最重要举措就是引导小学高年级学生通读经典优秀作品,让学生回归到经典作品中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重视人文理想的培养。例如通读《三字经》《弟子规》《论语》《春笋》等都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以此激发人文理想养成。传统经典作品经久不衰是有原因的,它们是先贤智慧的结晶,字里行间融入了先贤的人生感悟,通过诵读可以感悟经典,贴近圣人,有利于学生高尚人格的养成。

    (二)诵读经典可以促进道德养成

    近些年由于社会发展迅速,很多家庭都是优生优育,因为一个孩子的绿故导致对孩子过分娇惯,很多孩子小学阶段就表现出极强的叛逆心理,我行我素。再就是工作压力大,家庭教育有所欠缺,学生道德素质低下,传统的中华美德都被遗忘。不知道尊老爱幼,文明素养低下的现象值得教育界的反思。笔者认为开发经典通读课程可以通过感悟经典,熏陶他们的情操,规范言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行为礼仪。

    三、实现经典诵读课程的具体措施

    (一)教师做到好的引导作用

    经典通读教学和语文学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小学语文教师提高“以读促学”的教学优势,在课堂中学生通过对教材的朗读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感受中国汉字的魅力。从日常生活实际出发,以課本阅读为媒介,让学生感受魅力自觉传扬中华传统文化。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语文的美,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感悟。教师要起到好的引导作用就必须先加强自己的内在文化涵养,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这样在课堂引导时才能从容不迫,面对学生的疑惑也可以迅速解疑答惑。具体可以通过大量阅读研究传统经典优秀作品,积累大量的经典素材,然后再结合自己的感悟进行诵读作品筛选才能给高年级选择更适合的作品,激发这个阶段学生的诵读兴趣,提高课程教学效率。

    (二)对于经典作品内容不必过多要求

    因为经典优秀作品都很有深度,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理解力不够,如果教师一再要求学生理解作品内容就有点强人所难,而且很可能产生厌恶的反作用对于经典作品教师没必要逐字逐句对学生解释,只需要引导学生顺利诵读出来就行,课程的设立的最初目的本就是在诵读过程中感悟经典文化魅力,弘扬传统文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他们对经典的感悟才会更加深刻。

    (三)家校联手加强培养经典诵读习惯

    借助现有的高科技媒体设施改变现在诵读课堂杲板的格局,通过改善教学设施更好地实行“以学定教”,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理念,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通过多媒体教学设施为学生打造高效、有趣的课堂氛围。有趣的学习氛围可以促进学生联想思维的开发。如果只是单纯培养学生在校阅读能力肯定是不够的,学校存在区域限制。要家校联合扩展阅读教学范围,实现语文教学的“以教传道"的目的,老师可以向家长报告学生的在校学习情況,让家长在家有针对性地选择陪读进行特训,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推荐家长一些经典作品,例如《孝经》,然后陪孩子一起诵读,既可以提高说读素养,还能让学生感悟孝道文化。

    结论:总而言之,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名著就只能通过相关课程的设立来实现,课程的设立也不仅仅是引导学生诵读,更重要的是开发利用我国现有的经典通读作品资源以及转变原有的传统阅读模式。这篇论文就如何构建合理的经典诵读课程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我国小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0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