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
范文 | 黄云钟 摘要:教师在进行小学阶段的教学时,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一直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伴随着新课改在全国各地的小学中不断推广和深入,如何提升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小学生可以在没有老师监督和帮助的情形下,更加积极主动、高质量的完成数学问题的探讨成了当前小学教学中普遍重视的问题。因此,本文将基于新课改这个大环境下,围绕采取哪些措施可以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提出几点见解。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8-0 一、引言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理念和模式是一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机械式教学方法,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在每堂课上被灌输的知识,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难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自主创新能力。 二、把握学生学习特点,变抽象为具象 小学时期是学生初步开始进行科学文化学习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还没有完全成型,对抽象的概念理解较为困难。因此数学学科的讲授过程中,应将抽象原理转化为肉眼可见的事物,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接受。 三、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引入多媒体 多媒体的出现使得课堂的可能形式丰富起来。教师可以利用图片、音乐、影像、动画等等多种感官途径对课堂内容进行呈现。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还有利于将这一年龄段学生的较长时间保持在课堂上。但是多媒体带来的并非都是利好,机遇出现的同时伴随着挑战。教师如何使用多媒体才能不让形式冲淡内容?对于某一知识点的讲解如何选用最恰当的表现途径?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是否能够及时跟进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这些挑战的完成也有助于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高。 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加强灵感 孔子云“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因为孔子在阅读经典时能够找到乐趣,所以才会愿意一遍遍的反复讽诵。小学阶段的学生初步接触科学知识,对于世界也充满了好奇心。此时如果能够善加引导,使其体会到数学本身的趣味性以及学科魅力,必然有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加强。小学阶段的数学原理难度系数并不高,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能力基础完全可以胜任。 五、加强学生主体意识,注重引导 新课改教学要求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导作用,老师从旁辅助并加以适当引导,让学生在主动性的发挥中提高素质和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应当从观念上进行改革,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人,将教授“能力”而非“知识”的观念谨记于心。在学习方法上,要多引导、多提问、给学生主动发挥的空间、培养其进行小组合作和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期达到“授人以渔”的效果。并且使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有的学习思路,帮助他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注重学生个体独特性,因材施教。 在小学阶段之前,每个学生经历的学习训练形式不一、程度参差,同时,个体对于知识的吸收转化效率也大相径庭。虽然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经过一定的训练,但是考虑到其年龄阶段,教师仍旧需要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不同點,进行因材施教。对于其薄弱环节进行单独加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调整脚步,使教学进度和学习深度既满足班级中成绩上游同学的需求,又能够兼顾下游同学的理解能力。 七、总结 为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做好教育工作者的本职工作,为祖国培育出适应现阶段需要的人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应当及时把握学生学习特点,变抽象知识为具象,同时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引入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加强学生主体意识,注重引导;注重学生个体独特性,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 李义湘. 探究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 . 速读(上旬) , 2018(8) : 58. [2] 许春霞.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 . 中外交流, 2018(32) : 263. [3] 杨雪.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分析[J]. 中外交流, 2018(29) : 25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