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探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推进对策
范文

    司丛蕊

    【摘要】游戏是幼儿了解知识的过程,也是他们身心发展和生活的需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入游戏来进行。幼儿的素质教育和天性都决定了游戏给教育带来的作用,同时也为课程游戏化打下了结实的基础。但由于目前幼儿教学的模式和方法非常模糊,让这一教学模式很难进行,所以可以通过树立正确的课程游戏化思想,加上合理的设计,就能推动幼儿课程游戏化的进程。

    【关键词】课程 游戏化 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115-02

    早在二十世纪80年代,有关幼儿课程游戏化的问题就已经进入了学前教育的研究项目里,其也在引导幼儿课程教学的概念在不断进步,但是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很多方面的做法都还停留在传统的方式上[1]。目前,课程游戏化存在有杂乱、平凑等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要重新了解游戏教学的作用,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推进幼儿课程游戏化的实践。

    一、幼儿课程游戏化的必要性

    1.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是指,利用此方法来提升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其重点培养的是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心理素质、个人品质等方面。主要是以提高个人基本素质为目的,锻炼良好的性格为基础,培养出合格、健全、有正确价值观和各方面良好的社会公民。

    2.幼儿一日生活的需要

    幼儿天生就是喜欢玩游戏的,游戏也是他们和世界交流的基本形式,同时也是他们生命中不能缺少的部分。在日常的生活中,幼儿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玩游戏,所以由此可见游戏对他们的重要性,另外,游戏也可以给幼儿带来满足、快乐的体验,锻炼他们的认知、人际交往能力,让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教师未能准确把握课程游戏化的内涵

    导致课程游戏化的模式没能很好的在幼儿课堂上使用,其原因是因为教师没有真正了解课程游戏化的本质和作用,所以没有形成一个科学、成熟的观念,导致教学模式没能跟上社会的发展。如见,很多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对于教师来说都只是一个框架,大多数人都没能掌握其中的内涵,更没有办法体现出课程游戏化的本质,所以造成课程游戏化的教学方法没有做到位,其表现出来的效果也就不是很明显。

    4.教师在课程游戏中定位不准确

    教师在进行课程游戏的教学时,其角色的定位不是很清楚,主要体现在教师身上。在进行教学时,教师一般都会变成控制者,这样就不能很好的扮演参与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了[2]。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把内容都融入到游戏的主题和场景当中,然后在整个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基本都是占领主导的地位,教师做主要的示范,幼儿就只能当欣赏的观众了。

    5.教师缺乏专业素养

    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主要是以讲解为主,这样会让课堂变得枯燥,失去了趣味性。很多教师在教学时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碰到那些比较难理解的知识,也是直接带过并没有进行深入的解释,也没有去关注他们掌握知识的程度,所以导致教学质量不高。类似这些缺乏游戏性的教学模式,不仅没能给幼儿未来的学习打好基础,而且还会让他们产生厭学的反应。

    二、基于教师角度的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策略

    1.教师的课程游戏化理念建设

    幼儿课程游戏化的出发点就是对幼儿主体的重视,其关注的点是他们的兴趣和需要,是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要想实现幼儿课程游戏化的开展,教师一定要树立以下几个观点:第一,需要树立正确的幼儿观。第二,树立正确的游戏观;其正确的游戏观就是需要把它划分为两部分,一个是精神的存在另外一个是外显行为的存在。第三,需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幼儿课程是实现教育的基础,同时也是帮助他们获取知识、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并且能促进其身心健康。

    2.准确定位教师的角色

    幼儿是游戏的主导者,教师在这过程中只是参与者和引导者,所以教师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角色[3]。教师在游戏中担任的角色非常重要,游戏的材料是他们开展游戏、表现游戏的物质基础,所以游戏材料不但能丰富内容和形式,还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游戏当中。需要注意的是,游戏材料对其的作用并不是自我展示,它展示一种潜能,只有当幼儿在使用时才能发挥出它的全部意义。

    3.科学的设计与实施

    幼儿因为年级比较小,所以学习能力和耐心都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程游戏时,一定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差异,在游戏的过程中也需要观察他们的兴趣点,这样可以让幼儿在课程游戏中体会到快乐,从而激发他们在课程游戏中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来设计游戏,教师需要引导他们到制定的场地,然后通过角色扮演来进行猜词游戏,对猜对词语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奖励,这样也能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在这样的文字游戏中,教师就只为他们提供道具和场所,游戏当中的一切环节都是由幼儿自行创建和思考。

    三、结论

    针对课程游戏化的实施,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把课堂看作是师生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分享知识、交流经验等。其次,教师要把游戏的精神和能力培养作为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在游戏中锻炼他们的所需的技能,这样才能让他们在游戏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同时提升自身的潜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4(01):15-20.

    [2]皮亚杰.儿童的心理发展[M].傅统先译.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5(02):92.

    [3]刘晓燕.游戏与儿童[J].学前教育研究,2015(5):1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24:51